23個城市群引領區域經濟發展
中西部新增長極受關注
2012-06-18   作者:記者 何欣榮/上海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當前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中,已形成了23個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領先優勢突出,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經濟區等一些新增長極也令人關注。
  這是16日至17日由上海財經大學主辦的2012年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年會上傳出的信息。
  中國科學院區域與城市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任方創琳説,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經歷了由城市到都市區、都市圈再到城市群的階段。根據中科院擬定的標準,城市群具有“以1個特大城市為核心、都市數量不少於3個”“人口規模不低於2000萬人”“城市化率高於50%”“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經濟外向度超過30%”等特徵。
  根據以上標準,目前我國有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東半島、遼東半島、海峽西岸、長株潭、武漢、成渝、中原和環鄱陽湖等15個達標城市群,還有南北欽防、晉中、銀川平原和呼包鄂等8個接近標準的城市群。其中,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正在建設世界級的城市群。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楊開忠説,近年來東部的城市群正在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競爭力上升速度相對放緩。如上海的比較勞動生産率,本世紀初是全國水平的4.31倍,目前已降至3倍左右。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和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孫久文&&,從固定資産投資、工業生産等指標看,包括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經濟區等正在成為新的增長極。一些中西部地區積極爭取國家級新區,像陜西的西鹹新區、四川的天府新區正在等待機會。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後凱提醒,區域差距的縮小態勢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三點不穩定因素值得關注:一是由於基數不同,東中西部每增長一個百分點,絕對值不在一個檔次上。二是東部的轉型升級一旦完成,又將進入一個快車道。三是部分西部地區依賴投資和重化工的發展方式,越來越不可持續。他&&,我國仍要堅持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在産業導向和節能減排方面實行差別化的政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區域經濟熱點有望“北上西進” 2012-05-10
區域經濟熱點有望“北上西進” 2012-05-10
着力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2012-03-23
區域經濟怎麼協調發展 2012-03-14
劉剛代表:加快中俄沿邊區域經濟合作 2012-03-0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