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時隔三年半首次降息用意幾何
2012-06-08   作者:記者 張旭東 王培偉 安蓓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中國人民銀行7日晚間決定,自6月8日起分別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下調0.25個百分點。
    這是央行時隔三年半來首次降息。引人關注的是,央行還同時調整了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下限。那麼,央行緣何此時出手?本次降息將有哪些效應?

    “穩增長”的實質性舉措

    央行此次降息在情理之中,但屬意料之外。此前,一些專家預測央行可能會進一步採取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等手段,但沒想到是在非周末、且如此快得採取了一組“降息組合拳”。
    “這是當前穩增長的一劑‘強心針’,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實質性舉措。”經濟學者、成都大學副校長張其佐直言:“央行此次用意十分明顯,時間不等人。”
    央行上次降息要追溯到2008年12月23日。當時在應對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背景下,央行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下調了0.27個百分點。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降息對於穩定經濟增長的作用和影響無疑更大,且目前通脹形勢處於可控範圍,也為利率下調提供了空間。
    從國內看,去年一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增速已逐季放緩。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8.1%,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8個百分點,4月份投資、出口、消費數據則繼續放緩。
    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歐債危機複雜多變,並非一朝一夕能化解,中國外部環境不容樂觀。
    鋻於此,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決定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相比控通脹,穩增長任務更重要,這更符合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張其佐&&。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説,利率下調不但可以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還將有效刺激企業的貸款需求。
    “當前穩增長再次成為當前各國經濟政策的重點,央行降息與國際趨勢也是一致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員巴曙松認為。

    放出利率市場化的鮮明信號

    令市場熱議的另一舉措是,央行宣布降息的同時,還決定自8日起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將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8倍。
    此前,我國一般金融機構存款利率不允許有浮動區間,而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為基準利率的0.9倍。
    “調整存貸款利率的浮動空間,使得此次降息名義上是對稱降息,但實際上將起到非對稱降息的效果。”郭田勇認為,存款浮動區間上限調整將有利於銀行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以保證存款增長,而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下限調整將使得貸款利率打折範圍擴大。
    張其佐評價説,央行此舉意義不容小覷,放出了利率市場化的鮮明信號,意味着央行更傾向於用市場化的手段,讓銀行有更多的靈活選擇和自由空間。
    “利率實行有區間浮動,意味着利率市場化改革邁出了一大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説。

    折射貨幣政策寬鬆新動向

    貨幣政策重在調整總量,牽一髮動全身。央行此次降息,釋放出了貨幣政策寬鬆的新動向。
    5月12日,央行已經宣布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已是年內央行第二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是央行最重要的兩大價格調控工具。央行連續舉措,已充分證明當前貨幣政策已全新發力。
    莊建認為,一般來説,根據歷史經驗,降息是貨幣政策放鬆的一個明確信號。“穩增長的任務相對通脹來説更大。這個前提不變的話,預計未來寬鬆政策可能會繼續。但具體情況還要繼續觀察,畢竟相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來説,降息影響更大。”
    不少專家分析指出,在前期啟動財政政策支持家電下鄉、補貼節能産品等系列舉措後,當前貨幣政策也已全面啟動,形成“雙輪驅動”態勢。
    巴曙松認為,利率下浮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相對低利率的貨幣環境,財政政策也將更有作為。
    值得注意的是,降息此舉波及面大,對股市、百姓存款收益乃至房貸市場都將産生不同影響。“在新的調控政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處理穩增長、調結構和控通脹三者關係,將成為新的考驗。”張其佐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降息助力穩增長 2012-06-08
降息是穩增長吹響的號角 2012-06-08
央行突然降息能否“穩住”經濟增長 2012-06-08
降息僅是“穩增長”的輔助手段 2012-06-08
提高貨幣活性不能僅靠降息 2012-06-0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