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商業軟體聯盟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全球超過半數計算機用戶承認使用盜版軟體,使軟體産業2011年蒙受634億美元經濟損失。 商業軟體聯盟調查33個國家和地區的1.5萬名計算機用戶,問卷內容包括獲取、使用盜版軟體或未完全授權軟體的頻率。 結果顯示,57%計算機用戶承認使用盜版軟體,比2011年調查結果高17%。 調查對象中,5%“總是”使用盜版軟體,9%承認“多數時間”使用非法獲得的軟體,17%承認“偶爾”使用盜版程序,26%稱“很少”使用盜版資源。38%的調查對象稱,“從不”使用未授權軟體。另有5%拒絕回答。 調查人員發現,使用盜版現象在新興經濟體國家更普遍,“普及率”最高的是委內瑞拉,達到88%;其次為印度尼西亞,達到86%。 美國盜版軟體使用率最低,為19%;軟體市場最大,一年達420億美元。 調查結果還顯示,盜版致使軟體産業2011年損失634億美元,比2010年的588億美元增長46億美元。 調查人員認為,損失增長源於發往新興經濟體國家和地區的計算機增多,而這些地區盜版使用率高於成熟經濟體。調查人員還發現,盜版使用者中,年輕男性人數最多。 商業軟體聯盟在報告中説,調查結果顯示,頻繁剽竊者,即“經常”或“多數時間”獲取未授權軟體的計算機用戶也是最“貪婪”的軟體用戶,“他們在計算機上安裝的程序數量比不使用盜版軟體者多55%,對全球軟體盜版率造成巨大影響”。 商業軟體聯盟是一個致力於反對軟體盜版、教育消費者管理軟體資産、保護軟體版權,推動網絡完全、貿易、電子商務、知識産權保護、出口控制及涵蓋技術問題相關政策的發展的監督組織。聯盟成員遍佈8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蘋果、英特爾、微軟、賽門鐵克等多家公司。 或許有人質疑商業軟體聯盟這項調查結果,商業軟體聯盟首席執行官羅伯特 霍利曼的話或能回答。霍利曼告訴美國《赫芬頓郵報》記者,人們嘴上説相信原則,實際行為與之大概有“一英里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