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日前公布的最新一期進出口不合格産品名單中,依雲礦泉水再次上榜。檢查發現,北京大自然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從法國進口的一批2.376噸“依雲”天然飲用水,存在亞硝酸鹽超標。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在全球高端市場頗有地位的依雲礦泉水,卻是中國質檢黑榜的“常客”。這一自稱來自於阿爾卑斯的高端水品牌,六年時間內至少八次在中國被查出質量問題。
我們知道,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水平也跟着水漲船高地升級。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只買貴的不買對”漸漸成為消費者的消費指南。如此一來,像依雲這樣在國內定位高端的飲用水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其一直是市場份額的佼佼者。有數據顯示,依雲全球市場佔有率為10.8%,在中國,更是搶盡了高端水的風頭,其價格幾乎是國內高端礦泉水的3倍,普通礦泉水的8-10倍。
然而正是這一標着高價並宣稱可以帶給消費者健康的品牌,自己卻常常“生病”。我們不得不質疑,這常常“生病”的依雲到底有沒有問題?緣何屢上黑榜,卻依然能堅守着高端飲用水的頭把交椅?
面對質疑,達能依雲食品營銷有限公司認為涉及的産品並非依雲官方渠道進口,無法確定該産品出自依雲。並&&,依雲天然礦泉水行銷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未發生過亞硝酸鹽超標的質量問題。如此回應的潛&詞不用説大家都懂的。無非就是,這批問題依雲水有可能是“水貨”,壓根都不是正兒八經的依雲水。
這到底是水貨還是真有問題,謎底有待揭曉。然而,除卻真相,卻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反思。從消費者這一方來説,緣何寧願去消費一個屢上黑榜的高端水,這説明了什麼?絕非就是錢多人傻,至少可以説,依雲這個在國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飲用水,經過一番營銷包裝之後,以高姿態來到中國,這一點至少已經成功了。
再深究起來,6次上榜,國人並沒有選擇用腳投票。有網友認為,好歹進口的還是要比國貨靠譜。你可以將這類消費者定義為崇洋媚外,但是,你卻不能忽視的事情就是,問題頻發的自主品牌,漸漸透支了消費者的信任感。這不得不成為所有國貨們的警鐘。
當然,六年六上黑榜依雲,不管是不是被國人寵壞了。無論如何,對於一個號稱高檔的礦泉水品牌而言,並不正常。不管是水貨,也或者是真有問題,作為一個知名的國際公司理應負責任地對待出現的問題,並給消費者應知的真相。
(李志起CBCT志起未來營銷諮詢集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