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以藥養醫”是導致“看病貴”、濫用抗生素等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市醫改辦日前宣布,將在北京友誼醫院試點醫藥分開,取消藥品加成,建立醫事服務費制度,既不讓醫院收入減少,又能遏制醫院多賣藥的利益驅動。圖為北京市區縣政府代表展示簽訂的《北京市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任務責任書》。記者 李文/攝 |
慈銘體檢在質疑聲中衝刺IPO,這可看作是健康體檢産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不少民營體檢機構憑藉可複製的連鎖經營模式,實現了規模上的迅速擴張,獲得了資本的關注;與此同時,專業體檢機構設備檔次和人員職業水平較低、誤檢漏檢增加等問題也日漸暴露出來。
業內人士指出,專業體檢機構在擴張的同時,應加強品牌建設、人才培養和管理輸送。而風險投資(VC)、股權投資(PE)進入醫療領域,將促使專業醫療機構重組和轉型。
專業體檢機構問題增多
宋先生在北京市某事業單位工作,這兩年單位組織的體檢都是在慈銘體檢中心。宋先生對記者説,慈銘的檢測比較認真,服務態度也很好。不過,最近聽説該機構使用二手設備,這讓他平添了一絲疑慮。
據近期媒體的報道,有醫療行業人士稱,地方慈銘體檢設備多是市場淘汰的翻新儀器,總公司對地方慈銘體檢醫療人員缺乏完善細緻的管理。
慈銘體檢招股説明書中也提到,2007年以來,該機構每年的投訴人數都超過200人,並與客戶發生多起重大服務糾紛,以及一起醫療事故。
事實上,近年來隨着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體檢産業快速發展,但問題相伴而生。記者從北京市衞生局網站了解到,健康體檢機構逐年增加,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隨之而來的問題開始增多,針對體檢機構的投訴也有所增加。西城區衞生局去年曾接到一起關於體檢機構的投訴,經過調查,確定了該機構使用非衞生技術人員的違法事實。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劉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專業體檢機構存在主要存在六方面的問題:專業機構專業性、準確性受到質疑;檢測小項多而雜,存在欺騙或隱瞞消費者的現象;檢測費用偏高,促銷手段五花八門;檢測儀器更新速度慢,誤檢漏檢人數上升趨強;專業檢測人員服務水平不高、服務態度惡劣;小型專業體檢機構環境較惡劣,交叉污染和感染幾率升高。
高速擴張帶來質控風險
在醫療衞生行業,從愛爾眼科到佳美口腔都青睞於連鎖經營模式,因其可複製性和規模效應,專業體檢機構同樣也不例外。
愛康國賓成立時,正是打着“中國第一家連鎖健康管理企業”的旗號,迅速通過自建、並購等方式建立了服務網絡。慈銘體檢商業模式的核心也是通過連鎖方式實現快速的複製擴張。
據慈銘體檢的招股説明書,截至目前,該公司分別在合肥、福州、煙&、東營、長治、西寧及銀川市與合作方簽署了10份特許加盟合同和籌建諮詢合同。
在慈銘體檢的官方網站上,顯著位置懸浮着“特許加盟”的廣告,宣稱籌建一家標準的專業性體檢機構,其初期資金投入大約為500萬元至700萬元,按年接待量四萬人次估算,兩年左右可收回初期投資。
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致電慈銘體檢的加盟熱線。一位李姓先生介紹説,如果加盟者使用慈銘的品牌,慈銘將按照直營店和分公司的要求對每個加盟店進行管理,並通過管理系統了解加盟店每天體檢人數、體檢項目、客戶滿意度、醫療事故等信息。
對於受到較多詬病的設備和人員問題,李先生説,加盟者可以按照採購清單在市場上對品牌、質量和價格進行比較後自行採購,也可以由慈銘體檢集中採購,收取5%的代購費用。人員招聘方面,慈銘體檢的專業人員將幫助加盟店在當地招募和培訓院長、醫務人員、護士、銷售人員等。
在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蔣華陽看來,專業體檢機構紛紛通過連鎖經營增加營業網點,忽視了同步協調內生增長與外延擴張,導致了醫療器械、人才培養等跟不上規模擴大的速度。
蔣華陽認為,目前專業體檢機構連鎖經營一般是直營店的模式,不過考慮到直營店的投入和經營成本高,因此越來越多的體檢機構逐漸增加了存在質控風險的特許經營店。在擴張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風險有“一顆老鼠屎壞掉一鍋湯”的系統性風險,品牌、人才、管理等輸出不足帶來的內控風險,不能及時調整標準業務以滿足客戶需求多層次、多樣化趨勢的市場風險。
蔣華陽建議,專業健康體檢機構可以尋求與不動産信託投資基金(REITs)合作,讓REITs購買合適的醫院物業然後租給自己使用,這樣體檢機構可以節省不少在擴張之路中用於不可直接産生現金流的不動産方面的資金,從而可以把資金有效配置給輕資産,加大力度進行管理輸送、人才培養和品牌營銷等。
競爭壓力加大尋求轉型
據了解,目前我國健康體檢機構主要有三類,一是專業的體檢中心,包括慈銘、愛康國賓、美兆等;二是綜合醫院所屬的體檢中心;三是依附於其他産業(比如度假山莊)的體檢中心。其中專業的體檢機構以民營為主,其因市場化運作、經營機制靈活、市場服務意識強而體現出較大的優勢。
不過,近年來綜合醫院紛紛開展體檢業務,對專業體檢機構形成了不小的競爭壓力。專業體檢機構經過外延式的快速擴張之後,不得不開始尋求轉型,或者開展高端體檢業務,或者向醫療方向延伸。
目前,國內較知名的專業體檢機構中,具有台資背景的美兆健康體檢定位於高端人群,採用會員制;愛康國賓注重發展中高端客戶,而慈銘體檢更多的針對中低端人群,價格相對較低。
慈銘體檢招股説明書中聲稱,將利用募集資金投資奧亞體檢中心新建項目等,促使北京公司發展至高端經營期。另據報道,慈銘體檢旗下的首家高端會所奧亞體檢中心將在今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
“專業體檢機構向高端方向發展也是市場競爭催生出來的,”劉偉説,高端反映在價格高端化及服務高端化上,而專業體檢同質性較強也迫使專業體檢機構走向差異化。
劉偉認為,VC、PE進入醫療領域,將促使專業醫療機構重組和轉型,而新醫改政策向醫療市場逐步放開,民間資本進入為專業體檢機構向醫療方向發展提供了契機。
蔣華陽認為,隨着專業體驗這個市場逐漸飽和,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剩餘資源和市場機會,獲取更多的利潤並分散單一業務的經營風險,專業體檢機構在做強做大體檢業務後將採取多元化戰略,向醫療方向轉型,有望形成範圍經濟,帶動體檢業務突破。不過,因為現在專業體檢這個領域才剛剛起步,未來發展空間還很大,所以目前還不是專業體驗機構向醫療方向轉型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