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滙豐周四公布,5月份滙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預覽指數(PMI)降至48.7,低於4月份的終值49.3。這引發了中國經濟增長可能大幅放緩的擔憂。 之前中國公布的許多4月份經濟數據都表現疲軟,包括工業增加值、貿易、固定資産投資、貨幣供應量以及房地産數據。 一些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將在今年第二季度觸底,然後在刺激政策的推動下於第三季度反彈。 5月份的預覽指數連續第七個月顯示製造業活動萎縮。該指數低於50表明製造業活動較前月萎縮,高於50則表明製造業活動擴張。 PMI數據公布後,花旗投資經濟學家丁爽稱,中國實體經濟正趨於疲軟;5月份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産投資兩項主要經濟活動指標實現改善的可能性不大。丁爽預計第二季度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速將從第一季度的8.1%放緩至7.5%;第一季度GDP增幅為三年多來最小。 滙豐經濟學家屈宏斌預計,通貨膨脹率下降將為更多刺激措施的推出提供空間。屈宏斌在一份報告中稱,隨着寬鬆舉措的效果逐步體現,未來幾個季度中國經濟將實現軟着陸。 渣打經濟學家李煒稱,與工業增加值等指標相比,PMI的涵蓋範圍要窄一些,這是因為接受調查的公司數量只有幾百家,而且不包括採礦和發電等行業的公司。 滙豐中國製造業PMI預覽指數是根據每月採購經理人問卷反饋總樣本量的85%-90%為依據編制的,於PMI終值發布之前一週公布。中國5月份PMI終值定於6月1日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