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巴巴”)與雅虎聯合宣布,雙方已就股權回購一事達成最終協議。阿里巴巴將動用63億美元現金,和不超過8億美元的新增阿里巴巴優先股,回購雅虎手中持有的一半阿里巴巴股權,即20%的阿里巴巴股份。協議同時指出,如未來阿里巴巴進行IPO,阿里巴巴有權在IPO之際回購雅虎剩餘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 對於這一交易,華爾街多數分析機構認為,阿里巴巴和雅虎都在交易中獲利。美國專業投資網站MarketWatch.com分析文章稱,和雅虎之前的投資價格相比,此次交易價格,讓雅虎盈利達到13倍之多。而這一交易還有助於提振雅虎近期“難堪”的股價,緩和股東和管理層之間日益突出的矛盾;而對阿里巴巴而言,則大幅降低了對公司的估值,以相對便宜的價格回購了20%的股份。考慮到阿里巴巴旗下淘寶和支付寶等公司的價值,目前對阿里巴巴350億美元的估值明顯偏低。 目前,雅虎持有阿里巴巴約40%的股權,軟銀持有約29%股份,馬雲及管理層持有約31%股份。交易完成後,雅虎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權比例將降至20%,而馬雲及管理層持股將達到51%,成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 阿里巴巴&&,交易完成後,新的公司董事會中,軟銀和雅虎的投票權將降至50%以下。同時作為交易的一部分,雅虎將放棄委任第二名董事會成員的權力,同時也放棄一系列對阿里巴巴集團戰略和經營決策相關的否決權。阿里巴巴集團公司董事會將維持2:1:1(阿里巴巴集團、雅虎、軟銀)的比例。 對此,外界普遍認為,交易結束後,阿里巴巴將重獲“自由身”,以馬雲為主的公司管理層,將徹底掌控阿里巴巴。與此同時,公司還將建立一個更加健康和平衡的股權結構,對公司實施未來戰略大有益處。 知情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在阿里巴巴的經營方針和戰略方面,雅虎和阿里巴巴管理層一直存在分歧。“雅虎對中國市場並不了解,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只是單純的股權增值,因此在公司經營策略上,和馬雲等管理層有很大的不同。”該人士認為,雙方的分歧最終演變成圍繞“阿里巴巴股權回購”問題的衝突。事實上,早在2007年底,阿里巴巴B2B業務在香港上市時,阿里巴巴管理層就試圖回購雅虎手中股份,但雅虎方面始終未與阿里巴巴達成共識。而隨後的“支付寶事件”和阿里巴巴提出香港B2B上市公司私有化要約,使得雙方的分歧日益加劇。 此次交易結束後,以馬雲為主的公司管理層將成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交易結束後,將使阿里巴巴重獲“自由身”,可能為阿里巴巴整體上市掃清障礙。 IT業資深分析師王一江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之前馬雲曾在多個場合公開&&過阿里巴巴整體上市的可能性。但由於存在補償雅虎股權收益的問題,使阿里巴巴整體上市變成“鏡花水月”。而此次雙方協議中,已就這一問題達成協定。因此,阿里巴巴的整體上市前景,將變得日益明朗。 此次協議顯示,如果阿里巴巴在2015年12月前IPO,則有權以首次公開招股價回購雅虎剩餘的阿里巴巴股份,或允許雅虎在IPO時出售股份;在IPO禁售期後,阿里巴巴須向雅虎提供登記權,並在雅虎認為適當的時機協助其處置所持有的剩餘股權。 對此,有市場人士猜測,協議中的相關條款預示着阿里巴巴將在2015年12月前進行整體IPO。彭博社則預測,在未來18個月內,阿里巴巴就將啟動整體上市進程。不過,阿里巴巴方面則&&,到目前為止,阿里巴巴並無整體IPO的具體計劃,更沒有上市時間表。 有市場人士認為,阿里巴巴整體上市仍充滿變數。美國投資網站Street.com分析文章稱,根據馬雲對阿里巴巴業務的規劃,未來還存在着淘寶、支付寶等旗下公司分拆上市的可能。而在2011年,阿里巴巴已經將淘寶、支付寶、天貓(淘寶商城)、阿里雲等相關業務進行了分拆。 倫敦花旗銀行分析師梁嘉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儘管協議中涉及阿里巴巴整體上市,但雙方協議中並不存在對阿里巴巴必須要上市的法律約束。另外,根據阿里巴巴和雅虎之間的“支付寶補償協議”,“支付寶在未來上市時將付出最多60億美元的現金補償”給雅虎,這一條款透露出支付寶上市的可能性。因此,目前阿里巴巴整體上市前景仍撲朔迷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