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業的環保投入將是此後一段時期內都繞不過去的門檻。
上證報記者近日從環保部確認,行業龍頭包鋼稀土在兩次環保核查均未過關後,已經向環保部上交了第三輪的整改後申報材料。由於環保部採取“通過一批公告一批”的流程,結果有望在近期揭曉。
而熟知稀土環保核查內情的業內專家對上證報記者披露了包鋼稀土前兩度核查均“落馬”的內情:包鋼稀土首輪申報的材料,被核查組專家發現其中一些重要內容有不實成分。且經過實地調查後,核查組發現公司長期以來被詬病的稀土尾礦壩問題仍然沒有切實的改造投入,放射性廢渣與氨氮的排放問題明顯。這些將成為包鋼稀土今後很長一段時期內不得不解決的問題。若要切實整改,投入數額將不容小覷。
首輪申報材料被指不實
環保部進行全行業環保核查始於2011年三季度,要求各稀土企業先自查後,向所在地省級環保部門提交環保核查申請,再由省環保部門上報初審合格企業名單至環保部。之後由環保部組織成立的稀土行業環保核查專家組對通過初審的稀土企業進行覆核,並組織各環保督查中心進行現場抽查。
去年12月,環保部公告了符合環保要求的第一批稀土企業名單,共11家企業合格,包鋼稀土並未名列其中。環保部內部人士向記者&&,包鋼稀土當時尚未提交核查文件。主要原因在於公司正忙於內蒙古地區的稀土企業整合,因此超出時限。
之後,環保部收到了包鋼稀土遲到的申報材料。“材料看上去非常翔實出色,絕對是由非常專業的人士來撰寫的。”核查組一位專家向本報記者&&。
但是,就是這樣一本看似完整優秀的申報材料,卻被熟悉包鋼稀土內情的專家看出了破綻。
“我們發現,其中有關環保設施的配備、運轉情況,污染物總量排放數據等,存在着明顯的疑問。”上述參與審核的專家向記者透露,包鋼稀土的申報材料表面上各項數據都較好,但卻經不起推敲。比如,細分到公司旗下具體分廠,核查組專家發現,一些事實上並未安裝的環保設備被列入了申報材料中。
“這些材料和數據,外行根本看不出問題。只有非常熟悉該廠情況的業內人士才能發現端倪。”上述專家&&。
此外,具體到該公司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上,包鋼稀土也被指在申報材料上語焉不詳、含糊其辭。“污染物排放、特別是氨氮排放是非常重要的環保指標。當時材料上的疑問都需要進一步通過現場核查,以及需要包鋼稀土進一步解釋。”負責審核的專家説,這也是申報材料不被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2012年3月由工信部、科技部和財政部共同下發的《工業清潔生産推行“十二五”規劃》中特別指出,要重點推進氨氮削減工程。其中,稀土又與氮肥、ADC發泡劑並列為三大重點行業,指明要重點推廣無氨皂化稀土萃取分離技術,計劃到2015年實現技術普及率80%。通過推廣以上技術,到2015年削減氨氮産生量10.8萬噸/年。
因此,如果氨氮排放總量無法自圓其説,“包鋼稀土僅這一條就很麻煩”。
據本報記者此前的追蹤,由於關係到行業准入、出口配額、上市融資及項目擴建等多個方面,此輪環保核查從啟動之初就備受稀土業界重視。不少規模只能算中等的稀土冶煉企業負責人都紛紛向記者&&,正在給企業補充安裝環保設備,首先要讓氨氮排放數據達標。但包鋼稀土在此項硬指標上的含混,讓業內專家直言是“態度問題”。
實地調查的專家還透露,包鋼稀土雖作為大型國企,卻迄今沒有成立專門的環保部門,讓人驚訝。
對此,包鋼稀土一位高管在接聽本報記者電話時確認,公司確實沒有專門的環保部門,近期也沒有打算另外設立,目前環保工作主要是生産部在兼顧。
而包鋼稀土另一位高管對上述環評材料中出現的問題則&&無法評論。“核查結果才能最終説明問題。”該高管如是對記者&&。
環保部立威
按照此前環保部連同各部委聯合下發的文件規定,“對於未提交核查申請、未通過核查以及弄虛作假的企業,各級環保部門將不予審批其新(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不予受理其上市環保核查申請。”
也因為未通過此前兩輪的核查,包鋼稀土沒有正式獲得商務部下發的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額。
但是,稀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包鋼稀土又是我國最為重要的生産企業,其生産經營活動是否正常對我國稀土行業的運轉都有重要影響。環保部的監督辦法和整改要求要得到真正切實執行,將涉及多個部門的有效聯動。受訪人士稱,對於包鋼稀土的監管,讓他們受到了各方面的壓力。但環保部希望以對重點企業的強力監督,來表明工作的決心。這被視為環保部“立威”之舉。
“雖然因為稀土的特殊地位,對企業的生産指令性計劃和出口配額的限制不太可能一直卡死,但最起碼應該讓企業真正落實整改意見,進行實質性的環保投入。”上述人士&&。
由於包鋼稀土的污染難題&&着一連串歷史遺留問題,且環境治理的投入巨大,要完全達到整改標準,目前外界無法準確預估其整改成本。此前,工信部官員曾在中國稀土協會成立大會上&&,僅贛州一地的稀土環境治理成本就將達到380億元。而江西省稀土行業的年利潤合計只有65億元。
就在5月初,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在全國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要以環保核查和清潔生産為重點,着力推進重點行業污染防治,全面開展稀土、製革、鉛蓄電池和再生鉛等重點行業環保核查,嚴格開展上市環保核查和督察。
昨天,環保部污染防治司相關人士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包括包鋼稀土等企業在內的第三批環保核查資料已經陸續到位,正在進行審核。環保部將採取“通過一批,公告一批”的方式,目前還無法預測包鋼稀土是否能通過。
他也&&,核查資料申報工作會一直進行,“沒有最後期限”。只要整改達標,環保部就將進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