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並非為了救股市樓市
2012-05-14   作者: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央行5月12日宣布,從5月18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年內第二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也是自去年11月30日宣布近3年來首次“降準”後第三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分析人士稱,央行連續“降準”,意在通過繼續釋放流動性扭轉經濟回落趨勢。同時,因擔心通脹加劇,連續“降準”並未降息。

  傳遞適度投放貨幣信號

  截至4月末,我國人民幣存款餘額84.23萬億元。據測算,此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將釋放超過4200億元資金。市場一致認為,此次“降準”與當前中國經濟減速下行有關,“降準”後釋放的更多流動性可以改善企業融資環境,助推經濟企穩。
  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降準”表明貨幣政策進一步放鬆,是當前宏觀經濟指標放緩後,央行做出的應對措施。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剛剛公布的4月CPI為3.4%,顯示通脹壓力已大大緩解,預防經濟硬着陸成為貨幣政策的主要任務。而銀行新增貸款創年內新低,説明實際經濟需求不足。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有利於增加銀行信貸投放、增加經濟運行活力、實現相對寬鬆的資金面。
  也有專家指出,目前新增貸款走低説明市場流動性並非不足,央行“降準”之舉更多是為&&一種“寬鬆”的態度。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本報記者説,今年一季度貸款需求下降,意味着目前流動性並不緊張,央行此次“降準”旨在用寬鬆的表態來撬動市場貸款進一步增長,也説明保經濟增長是當前管理層更關心的問題。

  非為了救股市樓市

  此次“降準”是否意味着貨幣政策開始全面放鬆?釋放出的大量資金是否會流向房市、股市?對此,央行行長周小川今年3月曾公開&&,近年來,存款準備金率工具的使用主要和外匯儲備增加或減少所産生的對衝要求有關,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下,存款準備金率調整並不是&&貨幣政策松緊的信號,釋放出的資金廣泛分佈在國民經濟各個方向,沒有典型的方向,並不是為了增強股市的信心或者主要流向房地産行業。
  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認為,這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並不會對CPI造成重大影響,貨幣政策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變,還是維持穩健貨幣政策。這只是央行為了平衡國內流動性採取的對衝政策。
  對於資金流向,曾剛&&,這個問題不是那麼簡單。首先,樓市、股市並不是國家鼓勵的去處;其次,銀行存貸比管制也不一定讓這些錢都能貸出去;第三,去年是貸款資金不夠用,今年更主要的問題是貸款有效需求不足。目前的情況是有錢的企業不需要貸款,缺錢的企業銀行又不敢貸給他們。國家對樓市有控制,銀行也不敢隨便把錢貸給房地産。
  業內人士指出,根據經濟發展狀況,年內仍有進一步“降準”可能。
  “我國目前20%的存款準備金率在世界上是高的,‘降準’空間還很大”。曾剛認為,下一步是否“降準”還取決於未來國內外經濟運行的情況,如果經濟持續走低甚至進一步惡化,會“降準”甚至降息。

  降息比“降準”難操作

  按照以往做法,央行在調整兩次存款準備金率後都將調整一次利率,而這次在連續“降準”後卻沒有降息的舉動。專家認為,降息更有利於降低企業貸款成本,提高他們貸款的積極性。
  曾剛説,其實,利率與刺激需求以及通脹的關聯度更大。從供求關係上看,目前的問題是貸款不足,説明資金鏈不緊張,下調利率更能直接降低貸款成本。而調整存款準備金率主要是調整流動性,在增加貸款方面的作用比較間接。
  “目前沒降息主要是出於對通脹的擔心”。趙慶明分析説,從國際上看,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很大,未來即使反彈力度也不會很大;國內消費市場低迷,物價上漲空間不大。目前新漲價因素主要來自勞動力,尤其是工資,但工資上漲是比較溫和的,所以物價上漲壓力不會再加大。趙慶明預計,如果5月貸款還上不去,宏觀經濟指標仍不好看,存在降息可能性。
  “但降息的不確定因素很多,執行起來很複雜”。曾剛指出,存貸款利率都降還是只降存款或貸款利率?有些貨幣政策和銀行監管政策糾結在一起很矛盾,比如,存貸比管制要求銀行貸出錢之前要先有存款進來,降息有可能減少存款,貸出去也就存在一定困難。有些監管政策容易干擾貨幣政策,最終使貨幣政策達不到預期效果。總之,降息比“降準”更難操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降準難解實體需求低迷 2012-05-14
央行“降準”意料之內 專家稱利率也有下調可能 2012-05-13
澳新銀行中國經濟開始明顯反彈央行可能5月降準一次 2012-05-04
央行重啟逆回購 降準或在下半月 2012-05-04
有"降準"預期 短線客可擇股低吸 2012-04-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