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中藥世家名聲由來存疑
2012-05-02   作者:記者 譚古麗  來源:《法人》
 

    “中藥世家”,一直是日化巨頭霸王集團(下稱“霸王”)對外銷售産品的賣點。業內人士分析,對於有中藥情結的國人來説,中藥是一個很有效的促銷點,也就成就了霸王的日化奇蹟。
    但是,從二惡烷事件爆發,到陳啟源身世被質疑,頂着“中藥世家”的金字招牌,霸王像在刀刃上起舞。有驚無險之下,“中藥世家”背後的霸王其實一直飽受消費者的質疑。如今,霸王推出追風系列,再次高舉“中藥世家”大旗。然而,消費者仍然疑惑:霸王之“中藥世家”真的名副其實嗎?何謂“世家”?它是怎麼獲得的?

    遲來的“中藥世家”

    在防脫概念的營銷上,霸王並不是先行者,進入防脫市場之時,索夫特已切入防脫概念一年有餘。有業界人士分析,霸王的成功要素,在中國的語境下,離不開“中藥”二字。
    翻開霸王不過二十年的發展史可以看到,“霸王”商標早在13年前已註冊,起初以生産啤酒牙膏完成原始積累,後生産果酸首烏和皂角首烏洗髮露。後來推出“麗濤”陷入困境後,再次着力打造“霸王”防脫洗髮水。與其它競爭者不同的是,霸王這次十分巧妙地抓住“中藥世家”的訴求點,廣告宣傳鋪天蓋地,再加上重金邀請成龍代言,一下子吸引不少消費者。
    那麼,霸王的“中藥世家”的赫赫名聲最初來自哪呢?
    《法人》記者查證了霸王以往的絕大部分産品宣傳資料,裏面提到陳姓醫生因助皇室女子秀髮而揚名於清順治年間,後被慈禧太后賜號“中藥世家”。1928年“中藥世家”後人成立手工作坊秘制養發用品。1989年,“中藥世家”傳人陳啟源創辦霸王集團。
    而打開霸王的官方網站,對於這方面的資料,卻只有名符其實的“簡”介:“據陳氏族譜記載,陳氏家族歷代行醫,熟諳各種中草藥的藥性,摸索出一套中草藥養發的祖傳秘方。”簡單語句背後,如此詮釋了“中藥世家”的所有含意,甚至承載着消費者對中藥防脫産品的所有信任與期待。
    另外,記者從霸王的官方網站上了解到,麗濤防脫洗髮液的生産企業就是廣州霸王化粧品有限公司。與霸王有合作關係的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內部工作人員透露,也正是在推出“麗濤”系列不久後的2002年,佔地16畝的霸王工業城正式投産使用。其後,在“麗濤”品牌之下,霸王先後推出了防脫系列的洗髮産品。但在外資日化巨頭的衝擊之下,“麗濤”最終還是未見抬頭。
    著名品牌管理專家、營銷實戰專家張冰告訴《法人》記者,從霸王前期的發展來判斷,霸王基本上是跟隨市場其他品牌,並無個性與特色,直到2005年才大張旗鼓地打出“中藥世家”旗號。
    “霸王的防脫洗髮水,其實就是麗濤改頭換面過來的。”更有熟悉霸王成長史的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在霸王防脫洗髮液等之前的包裝上,之所以印有“麗濤”商標,正是因為麗濤獲得了衞生部的特殊衞生許可證,而霸王當時還沒有。
    有人疑問,既然是百年祖方、“中藥世家”傳人,為什麼一開始不打出招牌,而在市場上走了十幾年彎路、屢經挫敗之後,才亮出“中藥世家”的底牌?
    《法人》記者就此向霸王提出質詢,霸王始終未作正面回應。

    “中藥世家”從何而來?

    那麼,霸王創始人陳啟源到底何許人也?是否出身“中藥世家”?
    為了證明其“中藥世家”有來源,霸王主要提供兩份佐證:一份祖譜,一份地方史志。前者,陳氏族譜——主要是由作為編委會成員的陳啟源父子三人贊助修訂的,難以保證其權威性;而地方志,其編者是羅定市誌辦前主任蘇智勳,但蘇智勳並不願意出來回應與確認此事。
    針對《法人》記者對陳啟源家族的調查,霸王的新聞發言人楊政書回應説,出錢修訂祖譜也很正常,但對於真實性一方面,並沒有提供進一步的憑據。而對於地方志的記載,&&需要時間調查,但直至發稿時,霸王仍未提供相關憑據。
    對於“中藥世家”的這些質疑並非現在才産生。在2010年的霸王“二惡烷”事件後,2010年7月陳啟源的家世曾遭到媒體質疑與炮轟,但8月底,突然殺出一個廣東省嶺南中藥文化遺産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為霸王正名。
    據調查,為霸王認定“中藥世家”的機構是廣東省嶺南中藥文化遺産保護工作領導小組,這是一家由廣東省醫藥行業協會聯合省文化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成立的官方組織。當記者前往省文化廳了解情況時,工作人員語焉不詳,讓記者赴廣東省醫藥行業協會進一步了解。事實上,廣東省醫藥行業協會成了整個認定工作的關鍵角色——其負責整個認定工作的提出、申報以及論證工作,直至最後的落實。
    會長張俊修當時對媒體&&,對於認定“中藥世家”的想法,已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表面看來是沒幾天時間,但是對於霸王提交的申報資料,是做過認真調查的。
    當《法人》記者再次翻起一筆舊帳——了解霸王關於“非遺”申報事項過程時,張俊修表現得十分不滿。他當即&&,這些大企業已經是很規範的了,那些小企業更不規範,那麼多小企業那麼多違法的事情你們媒體不報道,為什麼要盯住這些大企業?最後,還堅定地一口咬定,霸王的操作非常符合條件。
    申報“中藥世家”的認定必須有可靠的依據,霸王如何“符合條件”?張俊修當時向媒體公布了四大標準。其中,有兩條涉及祖輩歷史:
    一,歷史依據。從事中藥行業有50年以上的歷史,傳承要四代以上,以直系親屬傳承,其傳承須有祖係材料作證。二,世家傳承人其人祖籍。陳啟源是廣東省羅定縣人,羅定縣誌記載,當地政府、老百姓也證實陳氏在當地的情況,陳啟源的傳承譜係準確無誤。
    換言之,如今所憑據的材料與依據,也只是媒體之前所質疑的兩份“史料”。而據《法人》記者調查,整個評選過程與流程也沒有在官方網站進行任何公布與公示。
    當記者問及是否需要花錢才能被認定時,張俊修只是強調,以上四條評選依據標準是經過文物、文史、宗教和食品藥品專家論證制訂的。領導小組確實是在“二惡烷”事件發生後緊急啟動“中藥世家”認定工作的,但這並不是針對霸王一家。
    當時有媒體指出,這是2007年中藥文遺保護工作開展以來,直至2010年兩年間,首次開展“世家”的認定。但現在看來,從2010年認定“世家”以來,直到2012年,再也沒有出現幸運兒。

    過度營銷還是虛假宣傳

    中藥是個筐,什麼都往裏面裝。如何名正言順,卻讓霸王頭痛。
    説到霸王洗髮水的營銷,有人會將“中藥世家”這個霸王品牌最顯著的特徵僅僅認為是營銷概念,誠然,市場營銷中的“概念”和“定位”兩個詞在某些方面有相通之處,張冰認為是打了“擦邊球”,很容易讓人混淆,但仔細辨別二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提到“擦邊球”,2010年9月,國家食藥監局就曾通報過霸王公司有關産品存在涉嫌虛假宣傳問題,其實就廣告詞問題就打了法律的擦邊球。當時經調查核實,涉嫌虛假宣傳的正是該公司生産的“霸王男士固發強根洗髮液”和“霸王男士固發去屑洗髮液”2款産品。其中,廣告中提到“堅固髮根、韌發防落、專為男士油性頭屑頭癢及易掉發質研製”等字樣,實際上已經違反了《化粧品衞生監督條例》等有關規定。
    “在法律上來看,霸王這種營銷行為算不算‘虛假宣傳’,在於其宣傳的功效。”廣東金卓越律師事務所甘永輝律師&&。他認為,如果只是一般的保健品,卻在廣告詞裏提到可以治愈某種疾病,那麼就有誇大宣傳之意。另外,霸王作為一個“特殊化粧品”批號的産品,終究還只是一款“化粧品”而非藥品,但其在廣告宣傳中反復強調“中藥世家”的身份,常常會被消費者誤認為有“藥”的功效。所以,消費者也要非常注意這種宣傳。在現有的監管環境下,消費者只能自求多福。
    國內的法律尚在游移,但在商業界其實早有共識。
    張冰則認為,在營銷界,“過度營銷”和“虛假宣傳”本質上存在着巨大差別。按照定義來理解,過度營銷,這個説法意思是利用一些大的手法,或者過激的、不正當的行為,最終達到銷售目的,這些過度行為,從意識角度來説,可以界定為行為上的失控和過激;然而,“虛假宣傳”具有針對性、目的性、貪婪性、動機性,均是不良的,該行為含有故意成分,可以定論霸王品牌是明知故犯,而且性質完全與過度營銷截然不同,違背“道德底線”,屬於“虛假宣傳”。
    “我們身邊這類虛假的、缺乏商德的案例比比皆是,永安傢俬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自己貼金‘著名品牌’被曝光;嘉加夢家紡陷虛假宣傳風波,意大利欲剝三十個品牌‘洋皮’;達芬奇天價傢具事件,撒謊宣傳,欺騙消費者等等,這些失敗的案例均提醒我們的企業要走正確的品牌之路。”張冰舉出大量案例。
    然而,通過研究國內外無數品牌,張冰認為霸王這個品牌手法還是比較膽大。一些企業通常認為冠個頭銜就可以“招搖撞市”,披上了老虎皮就可以嚇人了,其實這樣的品牌運作思路非常危險。打所謂的“擦邊球”,往往多數結果都是很糟糕,因為成功的機率很低,更何況中國已經進入到一個理智的消費時代。

    野蠻成長的企業何去何從

    分析霸王成長史,作為市場營銷專家,張冰&&,十年前,霸王希望借助“中藥世家”這個名號,打“專業牌”化解危機。按照霸王標榜的“世家”思路,無非是希望消費者深信霸王的悠久歷史,直至達到一瓶普通的洗髮水會帶來獨特效果之目的。事實上,在這個不缺“頭銜”和“名牌”的商業社會裏,任何企業都不應該忘記企業存在的真正價值在於為社會創造價值、為人們帶來好的商品。
    如今,在日化行業中,只要提及霸王品牌,很多業內專家抱有質疑態度,有的甚至貶低所謂的“中藥世家”。
    張冰提到,2011年霸王推出飲料更是讓人哭笑不得,壓根就是不懂得怎麼延伸品牌。消費者一提起霸王這個名字就會聯想到“洗髮水”、“禿頂”,這個涼茶還怎麼喝呢?這個失敗的品牌亂象案例,給中國企業再次提了個醒。
    提到霸王在營銷中使用的手法與策略,張冰認為,霸王只是耍了一個小聰明,找個虛無的概念,而後,再找個明星大腕成龍來代言,將一棵小樹一搖,錢就搖出來了。但是,很大的問題在於,在某一天有一個消費者在無數次購買、使用霸王洗髮水,無數次期待這個洗髮水帶來奇蹟般功效時,卻會帶來巨大的失落與懷疑。更何況現在已步入理智消費時代,每個消費者都會很認真地注意到産品背後宣傳的概念。
    張冰指出,霸王使用的手法在品牌營銷上看起來很“成功”——有了這樣的手法,短時間內銷售量也許會有提升,但是品牌運作不是一日之功,而需要日積月累去建立與培育,消費者每一次購買霸王,都會對霸王品牌投入一份信任,久而久之,品牌一旦無法兌現這種“中藥世家”的對應價值,就會讓人百倍的反感。消費者知道品牌,不等於認同你的品牌,他們抱着對你品牌現有的了解程度來進行兌現。這個過程,是購買任何産品前必經的過程。品牌承諾,很重要,不要言行不一,雖然有時消費者不會斤斤計較那點蠅頭小利,但對品牌無形中産生不良印象。“任這種思路發展,將給競爭對手極大的攻擊餘地,企業也不會成長起來。”張冰説道,語氣中帶些惋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蜀中藥業為何一年兩出質量事件 2012-04-20
我國首個治療性中藥進入歐盟市場 2012-04-19
東阿阿膠引領膠類中藥産業“二次革命” 2012-03-12
孫耀志代表:給予中藥生産企業稅費減免 2012-03-12
重慶市推出國內首個治療小兒多動症中藥新藥 2012-02-2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