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不提召回含氯飲料 産品流向仍存疑
2012-05-02   作者:記者 張國棟/北京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可口可樂(山西)公司産品“含氯”事件終於了結論性進展。
  4月28日晚,山西省質監局網站發布通知,認定此前媒體披露的“可口可樂山西公司含氯軟化水混入部分批次飲料産品”的問題情況屬實。在質監局對可口可樂(山西)公司作出行政處罰的同時,山西可口可樂公司承認有7.6萬箱産品流入了市場。
  即便事情已被查實,可口可樂公司一邊致歉,一邊仍堅稱其産品安全,拒不召回。“我們想重申,對産品的多次檢測和專家組論證都表明我們相關批次産品是安全的,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消費者完全可以放心飲用。”5月1日,山西可口可樂公司在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郵件回復中如此&&。
  對此,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國家環保産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特聘專家董金獅稱,含氯軟化水混入飲料,除了危害人體健康,更暴露了管理體系的問題。“是企業沒有把這事管好,沒有按照標準要求做才出現問題,這不是標準的問題,也不是檢測方法的問題,也不是執法問題,這個必須撇清。”他説。

  停工整改 公司承認産品含氯

  “經過進一步的調查,我們得到了最後的結論,我廠特此澄清先前的溝通,並為生産過程中出現的上述問題深表歉意。”5月1日,可口可樂(山西)公司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來的最新聲明顯示,該公司對含氯軟化水混入部分批次飲料産品的事實予以承認,並對造成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徹底的整改。
  4月28日晚,山西省質監局在其網站上公布了調查結果,“針對媒體披露的 ‘可口可樂山西公司含氯軟化水混入部分批次飲料産品’中的問題,質監局認定媒體報道情況屬實。同時在調查中,還發現該公司存在個別生産條件不符合相關規定的問題。”
  目前,該省質監局對可口可樂(山西)公司已作出停産整改的行政處罰。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4月17日,山西省質監局於當晚22:00和次日凌晨4:45,由山西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通報了9批次存疑産品檢驗結果,由專家組通報了根據檢驗結果得出的論證意見。此後,省調查組通過現場檢查、抽檢樣品、查閱記錄、詢問員工等方式,認定媒體報道情況屬實。
  5月1日,可口可樂(山西)公司郵件回復記者稱,“我們尊重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因我廠生産管理方面的問題做出的停産整改的處理意見,並已對質監局提出的相關問題立即進行了整改。”
  可口可樂(山西)公司確認2月3日在實施節水項目相關管道改造時,由於操作失誤,導致含微量余氯的生産輔助用水進入到飲料生産用水中,並稱該生産輔助用水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
  可口可樂(山西)公司獲悉的調查組主要意見及整改方案顯示,公司灌裝間與外包裝門開有3個門,與品控室開有1個門,品控區與一般作業區未有效隔離;五台檢驗設備超出檢定有效期,電子天平擺放位置不合理等;微生物檢驗方法採用膜過濾法等等。
  該公司稱,將盡快完成整改工作,在獲得質監局審核批准後復工。
  有報道稱,在山西省質監局調查過程中,可口可樂(山西)公司以維修電腦為由刪除了2月4日到2月8日部分相關生産記錄和全部電子工作郵件,關鍵證人也被安排帶薪休假。
  對此種説法,可口可樂(山西)公司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作出聲明稱,在質監局調查期間,公司根據質監局的所有要求提供相關信息和資料以及安排與相關同事面談,“我公司一貫堅持嚴格的商業道德行為規範,對違反行為從不姑息”。
  該公司此前曾向記者發來聲明稱,“日前我們注意到有所謂‘員工爆料’誤傳山西廠産品含余氯,經查並不符合事實。對此,我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堅稱合格7.6萬箱産品拒不召回

  據悉,從2月4日到2月8日期間,可口可樂(山西)飲料公司生産的産品共9個批次,總數121058箱,目前確認有76391箱流入市場,現在還有44667箱在公司倉庫裏沒有發貨,被省質監部門封存。
  “流入市場的這部分産品到底哪兒去了,首先停止銷售,第二及時召回,第三要進行銷毀處理。”董金獅説,只要認定産品含氯,就意味着産品有問題,必須採取相應措施。
  山西省質監局副局長張岐山也曾對媒體&&,如果最終檢驗結果確定可口可樂産品含余氯,有關部門將採取召回措施,對庫存和召回的産品實行銷毀,並對生産者依法處理。如産品質量合格,也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現實卻是,即便在含氯水混入可口可樂已被查實後,可口可樂公司一邊致歉,一邊仍堅稱其産品安全,拒不召回。“我們想重申,對産品的多次檢測和專家組論證都表明我們相關批次産品是安全的,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消費者完全可以放心飲用。”可口可樂(山西)公司在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郵件回復中&&。
  該公司解釋稱,山西省質監局是對生産管理方面的問題做出處理意見,和産品質量無關,“對産品的多次檢測和專家組論證都表明我們相關批次産品是安全的,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董金獅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飲料這個環節是不測余氯的,但仍可以用測自來水的方式來測産品裏的氯,“我們不説你産品合不合格,只要檢測出産品裏面有氯,就證明了問題所在”。
  據了解,正常情況下,從自來水到純凈水環節,氯都要去掉,因此可口可樂産品裏不再測余氯。此次測查可口可樂含氯,並不是檢測指標的問題,“因為沒有標準説可口可樂裏面含多少余氯就是超標了。”董金獅&&。
  郵件聲明,經檢測該廠現確認2012年2月4日~8日期間生産的9個批次産品中含極其微量的余氯。按照可口可樂(山西)公司的説法,國家對純凈水含氯量的標準是低於0.005毫克/升,也就是十億分之五的概念,多次檢測結果顯示,9個批次的産品中的含氯量全部符合該標準。
  在這封回復郵件中,該公司並未提及是否對已流入市場的産品實施召回,以及退貨等事宜。
  對此,董金獅&&,已經認定存在問題的産品,在已經有了問題時還不召回,就是另一種性質的問題了。“企業之前不誠實,現在承認有問題了,這是一種進步,接下來企業要向社會公布到底哪些批次出現問題,産品到底銷售到哪些地區,而且要在第一時間盡快啟動召回。”董金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産品具體流向仍存疑

  對於已流入市場産品的具體流向,可口可樂(山西)公司稱,相關産品均按照正常發貨安排銷往山西省內的客戶。
  這一説法與山西省質監局此前的調查結果一致。質監局稽查分局負責人此前介紹,根據銷售&賬跟蹤核查,山西省11地市都已發現這9批次産品,各種包裝形式的産品均有涉及。
  但同日,董金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就産品而言,可口可樂公司稱沒有流通到外地,這種説法不符合一般的銷售模式,“因為在生産過程中,它是按照用戶的訂單、市場銷量發貨的,不可能這批貨發山西,那批發他處”。
  董金獅&&,如果消費者手裏留着産品且有生産日期和批次,有必要時可以索賠。
  據悉,氯是強氧化劑,對人體呼吸道、胃粘膜神經系統有刺激,量多甚至可能致癌。氯氣一旦溶在水裏,跟其他許多物質産生反應,危害或許更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可口可樂豈能對消費者倨傲 2012-05-02
近8萬箱含氯可口可樂流入市場 公司未提召回 2012-05-01
山西質監局查明含氯門屬實 可口可樂停産整改 2012-04-30
12萬箱可口可樂疑被混入消毒液 2012-04-17
可口可樂將在巴西投資78億美元建新飲料灌裝工廠 2012-03-3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