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2-04-23 作者:凱文卡邁克爾 來源:環球郵報
|
|
| |
2010年,美國和其他大國勉強同意重新分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董事會的投票權,這項改革將令中國成為第三大股東,巴西、印度和俄羅斯進入排名前10的國家行列。 然而,保守勢力在按照IMF要求,兌現其重新分配股權或配額的承諾上一拖再拖。這個問題已經超出了官僚主義權力鬥爭的範圍,目前是國際社會遏制歐債危機努力的中心問題。 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興市場國家正在把它們的參與程度跟在如何管理世界經濟上擁有更大發言權&&在一起。 巴西財政部長吉多 曼特加今天在寫給IMF指導委員會的聲明中説:“我們對2010年配額和管理改革的緩慢執行深表擔憂。” 美國和歐洲許多國家,甚至連加拿大都沒有通過立法實施IMF管理改革。這樣一來,IMF作出的決定仍主要表達全球大國的利益,同該組織於二戰後創立時如出一轍,而當時並不是一個新興市場國家主要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世界。 曼特加和其他一些財長們已經疲於發問,他們目前正變得態度強硬。 IMF總裁克裏斯蒂娜 拉加德需要得到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作出的財政承諾,以實現其籌集
4000億美元資金補充抵禦危機儲備的目標。但這些國家明確拒絕作出具體保證,並稱只有在它們確定實施配額改革後才會這麼做。 21日有一些證據表明,曼特加等人發出的信息可能起到了作用。IMF指導機構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後發表聲明説,在10月份於東京召開IMF年會以前,“急需”進行配額改革,從而加強該組織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委員會還&&,它支持採用一種“簡單透明的”模式來決定一個國家的配額,從而“更好地反映成員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相對地位”。這是對巴西和其他國家提出的配額應主要反映國內生産總值而不是採用目前複雜的計算方法的肯定。IMF計劃於2014年考慮下次如何重新分配份額。 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的聲明説:“重新調整預計會增加活力經濟體的份額,與之在世界經濟中的相應地位匹配,因此可能會增加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總體份額。” 這種表態從未在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以往的聲明中出現過,這標誌着一種轉變。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