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令為垃圾股敲響喪鐘
2012-04-23   作者:周小苑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隨着深交所近日正式發布《創業板上市規則》,醞釀已久的創業板退市制度將於5月1日起正式施行。業內人士指出,退市制度的推出將直指業績年年巨虧的上市公司,尤其是重點打擊利用“借殼”、“重組”等手段惡意圈錢、破壞市場秩序的垃圾股。隨着管理層加快對A股主板市場退市制度的改革,此前屢屢改旗易幟的垃圾股將在股市無處藏身。

  巨虧上市公司活得滋潤

  退市制度作為資本市場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制度,在海外眾多成熟市場發揮着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起到“優勝劣汰”這一自然規律的退市制度,在A股市場卻幾乎“失靈”。自2001年4月PT水仙被終止上市以來,滬深兩市迄今僅有75家公司退出市場,其中包括49家因連續虧損而退市的績差公司,退市比例只佔到全部2350隻股票的3.1%。
  退市制度的形同虛設使許多業績極差的上市公司賴在股市不走,活得很滋潤。截至現在,已公布2011年報和2012年第一季報的公司中,每股凈資産低於面值的A股共有126隻,其中,每股凈資産為負數的A股共有35隻。每股凈資産高於面值、但每股未分配利潤為負數的A股共有162隻。這些垃圾股長期虧損或微利,基本上都喪失了盈利能力、分配能力及投資價值。
  “尤其是每股凈資産為負數的35家公司屬於嚴重資不抵債。”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其債權人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請破産保護,對這些公司實施破産清算,並登出這些垃圾股公司的法人地位。

  改旗易幟“整容”保命

  那麼為什麼直到現在還有這麼多垃圾股都沒有退市呢?
  “現行主板退市制度的最大缺陷和漏洞,就是單一的退市標準,極容易被人為操縱。”董登新認為,該退市標準要求垃圾股必須連續3年虧損才能暫停上市,而且必須連續4年虧損才能退市。由於凈利潤只是一個短期流量指標,很容易被人為操縱,因此,許多垃圾股經常採用“二一二”的虧損手法,即連續虧損兩年後整出一個微利,然後再連續兩年虧損,再整出一個微利,如此循環往復,就可以輕易地做到“永不退市”。
  此外,許多“名存實亡”的垃圾股通過改旗易幟的手段不斷延續“永不退市”的神話。一些不具備在主板上市資格的公司盯上了這些殼資源,通過“買殼”和“換殼”,即並購、資産置換等方式進行重組,以求達到間接上市的目的。使得本來沒有任何價值的垃圾股票由於“殼”的意義而股價飆升。由於這些公司股票有巨大的升值潛力,借殼上市過程中內幕交易頻發,這也使得A股市場成為內幕交易的重災區。
  “一些瀕臨退市公司的股價常因為種種重組傳言一飛沖天,這甚至成為A股市場投機氣氛濃厚的主要原因之一。”天相投資首席分析師仇彥英分析&&,正是因為此前在股市上市難度較大,使得上市公司的資格成為一種稀缺資源。上市公司本身及其大股東乃至地方政府,都會想方設法保住其上市地位。而對於大批等候上市的公司而言,通過並購重組“借殼”不失為上市的一條捷徑。

  退市制度勢在必行

  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日前&&,一些績差股上市公司的凈資産已經為負數,喪失了基本價值,但市場上炒作重組題材現象依然經常可見。每年有二三百萬的新股民進入市場,同時也有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損失慘重。這種情形絕不是監管機構所願意看到的,我們必須如實地向社會公眾報告。
  此次管理層推出創業板退市制度,無疑是對垃圾股的重大打擊。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創業板退市制度不支持“借殼”,將大大促進A股市場的優勝劣汰,促進A股資源的新一輪優化配置,有利於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提高投資者風險意識,抑制投機,使上市公司間“先進者得到獎勵,績差者得到懲罰”。這種賞罰分明的機制將會為A股市場帶來一股輪番上進的積極之風。
    此外,如何完善退市制度也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長城證券研究所所長向威達認為,退市制度的&&必須要考慮兩點:一是問責制度,即上市公司要對公司業績及退市負全責;另一個是賠償制度,一旦上市公司退市,投資者的利益必須得到保護,這也是為了防止有關上市公司假退市之名行圈錢之實,也是之前的制度所嚴重欠缺的部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創業板退市制度“波及”14家公司 2012-04-23
創業板退市制度擊中造假借殼命門 2012-04-23
退市窗口開啟 創業板或利淡出盡 2012-04-23
退市制度八大亮點捍衛“三公” 2012-04-23
創業板退市制度是一劑猛藥 2012-04-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