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十二五”混合動力車將優先産業化
電動車發展規劃轉向低調
2012-04-23   作者:記者 梁嘉琳/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儘管一年前科技部仍青睞於純電動汽車“彎道超車”的目標,但一年後,科技部公布的相關規劃顯示,混合動力汽車的産業化已被置於純電驅動汽車之前。
  多位國內大型車企老總、業內資深專家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相對於力圖一夜之間通過優先發展純電動汽車實現對發達國家的“彎道超車”,從混合動力汽車做起似乎是更現實的選擇。但自主品牌混合動力汽車在電池、電機、電控等領域落後於外資尤其是日係品牌,要在混合動力尤其是強混市場與其平起平坐“還需一段時間”。
  在技術路線上,科技部20日發布的《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顯示,從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角度看,發展電氣化程度比較高的“純電驅動”電動汽車,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方向和重中之重。
  然而,在産業化推進“三步走”的戰略上,科技部首次提出,第二階段(2010-2015年)要實現混合動力汽車産業化技術突破。為實現電動汽車規模産業化提供科技支撐。直到第三階段(2015-2020年),繼續推進以小型電動汽車為代表的純電驅動汽車規模産業化,到2020年左右,為實現各類電動汽車推廣普及提供技術支撐。
  科技部的上述規劃草稿曾指出:“2015年電動車保有量達到百萬輛級別。”而在上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周討論通過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已經定調,爭取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産銷量達到50萬輛——後者的指標只有前者的一半。
  “純電動汽車商業化過於依賴購車補貼,若要達到佔汽車總銷量5%的目標,將給財政造成很大負擔。”在21日的中國汽車論壇上,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周文傑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
  周文傑透露,東風、一汽等多家國內龍頭企業在混合動力方面已開發了10年以上,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過渡階段,可以把成本降下來,把技術提上去。但一汽某與會權威人士透露,由於尚未實現大規模量産,混合動力研究僅歸屬技術中心,並少量投放市場,目前尚未在電動汽車部之外,設立獨立生産銷售部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戴姆勒和比亞迪擬推出面向中國的電動車 2012-03-26
茹克:氣動車比電動車更適合國情 2012-03-13
電動車行業“第一撞”撞出業績與信心 2012-01-19
電動車領域重量級報告浮出水面 2011-12-21
Honda電動車驗證實驗項目啟動 2011-11-1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