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新盟主金墉
2012-04-18   作者:馮迪凡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一年前的春天,金墉在“達特茅斯偶像”總決賽上壓軸出場,以太空人的造型大秀説唱熱舞。
    如今,他已接過了世界銀行(World Bank)行長的委任狀。
    人類學博士、醫學專家、常春藤名校掌門……這位有着與中國武俠小説大師相倣名字的韓裔美籍“技術官僚”似乎無所不能,唯獨在目前的主業上遭遇外界質疑。
    在第十二任世行行長的遴選過程中,發展中國家首次提出自己的候選人,美國力推金墉意在示好新興經濟體,有驚無險地捍衛了“世襲制”。然而,金墉豐富的履歷卻與經濟、金融鮮有交集,由此引發其難以服眾的擔憂。
    金墉已經開始享受他的新角色。他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全球各國的當務之急是推動資本主義式的市場主導型增長。

    為什麼是他

    北京時間昨天凌晨,世行發布消息,金墉當選第十二任行長,將於7月1日起履新,任期五年。
    《經濟學人》那篇旗幟鮮明的《向伊韋拉脫帽致敬》未能奏效:在硝煙瀰漫的美國選戰之年,現任總統奧巴馬陣營沒有心情利用這個黃金機會,向世人展示用人唯才的含義。
    美國是世行的最大股東國,自世行1945年成立以來,行長一職一直由美國總統的提名人選擔任。
    伊韋拉是指尼日利亞財政部長恩戈齊奧孔喬-伊韋拉(Ngozi Okonjo-Iweala),她和哥倫比亞前財政部長何塞安東尼奧奧坎波(Jose Antonio Ocampo)是另外兩位競選者,他們是新興市場叫板美國的先鋒。
    事實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競選上的失利激發了發展中國家進一步在世界金融機構提高話語權的決心。
    在世行現任行長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宣布不再連任後,奧坎波和伊韋拉站上前&。
    而美國在原定計劃的幾位候選人均落空的情況下,達特茅斯學院校長金墉從倉促上陣的第一刻起便飽受爭議。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世行方面收到的聲明稱,執行董事會遵循2011年批准的行長甄選程序,在世行歷史上首次提出多位候選人參選。
    該程序規定,任何一位執行董事或理事均可公開提名任何一位世行成員國公民參選,候選人名單對外公布,由執董會對候選人進行面試並最終推選行長。
    伊韋拉一開始就得到了業內支持,39名世行前高級官員發出了一封公開信為伊韋拉背書。
    伊韋拉在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擁有學位,曾在世行工作了20餘年,並最終成為了世行的二號人物,此後她應邀回到尼日利亞政府,並在那裏贏得了打擊腐敗的經驗和聲譽。
    和金墉邊説邊唱不同,發達國家關於承諾在世行進行透明性改革的表態顯示,説和做是兩回事。
    競選深入之時,中途退選的奧坎波稱:“很顯然,這一進程正在從嚴格的競爭擇優進入了一個更加政治化的運動。”
    正如不少美國評論家所説,奧巴馬從來沒有想要在選舉之年因世行行長旁落而給競選對手增添彈藥。
    金墉是外來移民實現美國夢的又一范例,是美國在保留“世行行長世襲”與安撫新興市場之間的妥協。
    與其他候選人不同,金墉在競選期間潛伏在媒體的視線之外。當一家華盛頓智庫邀請所有的候選人參加電視問答時,金墉以檔期衝突為由沒有參加。
    相關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這其中存在着某些來自美國政府的刻意因素。

    站在天使一邊的人?

    迄今為止,在11任世行行長中,有7位銀行家、3位國防部系統官員和1位國會議員。
    《紐約客》曾在奧巴馬提名金墉後評論:“與選擇銀行家、經濟學家或者外交官相比,他(奧巴馬)竟想出提名一位如同站在天使一邊的亞裔美國人,實難反駁。”
    金墉1959年出生於韓國首爾,5歲隨家人移居美國。
    他成長於艾奧瓦州馬斯卡廷,這裡打響了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一槍,勝者是奧巴馬目前的最大對手羅姆尼(Mitt Romney)。
    1982年金墉畢業於布朗大學,1991年獲得哈佛醫學院醫學博士學位,1993年獲得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
    他的簡歷上泛起諸多閃光點,而若深究,則同世行當初貼出的“招聘要求”有頗多不符之處。
    此前,世行執董一致同意,候選人須符合以下條件:具有經過實踐證明的領導力記錄;具有管理國際化大型機構的經驗,熟悉公共部門;具有清楚表達世界銀行集團發展使命的願景的能力;具有對多邊合作的堅定承諾與深刻理解並具有有效的外交溝通技能,在履行職責時能夠秉承公正性與客觀性。
    事實上,通過上述要求可以看到金墉的短板——資質不足。
    一個美國教授和發展問題專家小組提出,金墉過於狹窄的專業領域,使其沒有能力掌控世界上最大的發展機構運行。
    金墉現任達特茅斯學院校長,2003年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曾當選《時代周刊》“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但與經濟無關。
    最近,金墉在海地以及秘魯地區所進行的工作更像是慈善機構,而非世行這樣的發展銀行,而他在世界衞生組織所致力於抗艾滋病防治工作,並不保證他對基礎建設、健康以及教育問題有更多了解。
    世行的一位職員伍科克(Michael Woolcock)在世行博客上,就此次競選和世行發展的類型進行分析。一種被他稱為的大發展(Big Development),其目的在於通過投資,對整個國家的國民教育、司法和公眾健康進行改造,“目前的世行,突出表現為一個‘大發展’類型的機構。”
    另一種相對的則是小發展(Small Development),這種發展更着重於改變眼前困境,特別是在特定的人口群體(艾滋病孤兒、兒童兵、窮人),以及生活在特定的地理場所(災區、難民營、城市貧民窟)之中。伍科克認為,伊韋拉代表了“大發展”而金墉此前的言行都更擁護“小發展”。
    金墉的當選聲明並非如此。
    “我們比以往更接近於實現世界銀行入口處題寫的使命。”他説,“我們的夢想是一個沒有貧困的世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金墉當選世行新行長 結果受到多方指責 2012-04-18
新任世行行長還是美國人 選舉過程受質疑 2012-04-18
美籍醫學專家金墉主刀世行:經濟領域背景空白 2012-04-18
美國人再次掌管世行 發展中國家怨氣沖天 2012-04-18
醫生當行長,世行患何病 2012-04-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