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央視《每週質量報告》播出節目《膠囊裏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業用生石灰處理皮革廢料進行脫色漂白和清洗,隨後熬製成工業明膠,賣給浙江新昌縣藥用膠囊生産企業,最終流向藥品企業,進入消費者腹中。 儒岙鎮位於浙江省新昌縣,是全國有名的膠囊之鄉。記者在當地發現,當地很多企業都在用一種沒有任何産品標示的白色包裝的明膠生産。這種白袋子明膠大多來自河北、江西等地。在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的河北學洋明膠蛋白廠,該廠經理説,白袋子明膠使用了一種價格低廉的“藍皮”做原料。這種“藍皮”其實是從皮革廠鞣制後的皮革上面剪裁下來的下腳料。 記者對藥店銷售的一些制藥廠生産的膠囊藥品進行買樣送檢。經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檢測確認,9家藥廠生産的13個批次的藥品,所用膠囊的重金屬鉻含量超標。 這些藥品分別是: 青海省格拉丹東藥業有限公司生産的腦康泰膠囊和愈傷靈膠囊;長春海外制藥集團有限公司生産的盆炎凈膠囊、蒼耳子鼻炎膠囊、通便靈膠囊;丹東市通遠藥業有限公司生産的人工牛黃甲硝唑膠囊;吉林省輝南天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抗病毒膠囊;四川蜀中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阿莫西林膠囊和諾氟沙星膠囊;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羚羊感冒膠囊;通化金馬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清熱通淋膠囊;通化盛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胃康靈膠囊;通化頤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炎立消膠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