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從數量還是儲量來説,我國都是非金屬礦大國,但是,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過程中,同能源、金屬相比,我國對非金屬礦開發和關注力度都不夠。”國土資源部儲備司司長賈其海是在22日“首屆中國黑滑石産業發展論壇”做上述表述的。他指出,非金屬礦及加工製品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原材料和産品,同時又是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材料,因此,大力發展非金屬礦産業是大勢所趨。
資料顯示,2010年,全國規模以上非金屬礦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860億元、利潤360億元,年均分別增長34%和41%。主要非金屬礦産品産量持續增長。
賈其海指出,開發更多的非金屬礦産品,將對拉動內需促進消費起到重要作用。隨着經濟轉型和産業結構的調整,中國經濟的重心正在從專注生産向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適當調整與傾斜。
“雖然我國非金屬礦産業發展較快,但企業多為民營企業,規模較小,所以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宋顯珠指出,非金屬礦産資源開發與保護統籌不足,資源浪費和破壞現象依然嚴重,部分關鍵礦種過度無序開採;企業“小而散”,産業集中度低,規模效應差;行業整體技術水平低,深加工及應用技術較弱。
因此,宋顯珠建議,加強行業管理,夯實行業發展基礎,並加快設定行業准入門檻,制止低水平進入,淘汰不具備條件的企業;通過兼併重組、企業聯合,利用市場競爭、借助資本優勢,改變行業小、散、亂的通病,完成重點礦種的産業布局,實現非金屬礦産業生産規模化的目標;推進衍生産業鏈條,加大研發創新力度,堅持企業技術進步,向高端産品轉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論壇過程中,兩大央企主動與民企聯合共同推進非礦發展。據悉,論壇期間,我國“黑滑石之王”廣豐方正非礦公司與我國非金屬礦領域最大的龍頭企業中國中材集團旗下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公司簽訂技術合作協議,獲得技術研發支撐;與名列世界500強的國機集團旗下中經東源進出口公司簽訂國際貿易總代理協議合作,獲得國際市場渠道支撐。兩大央企與方正非礦公司實現民企與央企聯手,可大規模擴大黑滑石的應用領域,進一步延伸深加工産業鏈,共同打造世界最大的黑滑石産業基地。
據了解,江西廣豐黑滑石資源儲量超10億噸,其中硅和鎂的含量超過95%,屬舉世罕見的高品位稀有礦種,黑滑石經過煅燒後,白度超過88%。且化學成分穩定,是資源日趨貧乏的優質高領土和白滑石的絕佳替代品,而價格僅僅是高嶺土的40%。為我國生産高檔陶瓷(骨質日用瓷、高白日用瓷、高檔建築陶瓷、高白工業陶瓷)提供了大規模的優質原料。其良好的絕緣、耐熱、吸附、潤滑等性能,還可以部分替代白滑石應用於航天材料、油漆、塑料、電纜、白版紙、醫藥、紡織等工業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