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尼、松下、夏普,這些世界家電業的龍頭,最近都遭遇了史上罕有的鉅額虧損。這顯示,全球家電行業遭遇了“寒冬”,而中國市場同樣也出現了下滑。那麼未來家電業的出路在哪,越來越熱的“雲”家電能否幫助行業度過“寒冬”?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10年12月起,我國家電製造業産值增速便持續下滑,告別了“中國製造”“高歌猛進”的威風時代。最新數據顯示,從2012年1-2月累計增速來看,多數家電零售額增速低於上年同期的幅度均超過了15個百分點。2月份電冰箱零售額增速同比下降27.02個百分點,空調器下降甚至達到46.22個百分點。業內人士紛紛&&,要突圍家電“寒冬季”,産業的轉型升級刻不容緩。
“雲家電”能否改變生活?
一天,當你正在上班時,突然收到一條短訊,是家裏的冰箱發來的,它告訴你:“牛奶要過期了,記得買新鮮的回家!”這不是科幻電影裏的鏡頭,而是一款即將上市的智能冰箱“物聯雲”服務。 你只要通過冰箱門的攝像頭掃描食品包裝的條形碼,就能用手機隨時隨地接收“物聯雲”技術推送而來的食品信息。這種“神奇”的冰箱,在前不久於上海舉辦的家電博覽會上引來了眾多圍觀。 不光是“雲冰箱”,家電博覽會展&上一台&銀白色邊框的超薄“雲電視”也頗具人氣。“所謂的雲技術,通俗地説,就是後&管理系統,像飄浮在空中的雲,不佔用用戶實際存儲空間”,展&負責人向參觀者介紹到,“我們的雲電視相對個人電腦來説,最大的優勢就是可實現海量存儲、遠程控制、共享等應用”。 事實上,從1999年美國Auto-ID首次提出“物聯網”的概念,到今年2月國內首個物聯網“五年規劃”的發布實施,再到日前“物聯網概述”標準的通過……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愈演愈烈,幾乎涉及到信息技術的方方面面,也因此被稱為是信息産業的“第三次革命性創新”。 據了解,在我國,物聯網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和世界同步,我國1999年就啟動了物聯網核心傳感網技術研究,研發水平處於世界前列。目前,我國所有高覆蓋率的無線通信網絡和寬帶,更是為物聯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設施支持。在這樣高配置的技術與設施推動下,國內各大企業先後展開了在物聯領域的産品研發,讓物聯網技術從“幕後”走到“&前”。 彩電作為絕大多數傳統家庭娛樂必不可少的娛樂中心,早早地就跟“物聯網”打上了交道,“雲電視”就是物聯網的一種形式。 到了2012年,智能電視的風暴已經席捲到了整個彩電行業。國內熱炒多時的“雲電視”已經到了第二代,各彩電廠商紛紛在近期發布新一年的“雲電視”新品,語音識別、智能微博等各路功能紛紛上馬。而白電方面,在2012年中國家電博覽會上,白電企業展示了完整的物聯網産品。 雲電視、雲冰箱、雲空調……一件件以“雲計算”、“物聯網”、“智能”、“低碳”等關鍵詞為各自法寶的家用電器爭奇鬥艷,讓來消費者應接不暇。可這樣的熱鬧場景,能否衝散家電行業上空的陰霾?
家電行業真的春天已去?
對於今年的趨勢,業內人士普遍擔憂,整個家電行業的前景並不明朗。 過去幾年裏,中國家電市場規模一路飆升,2006年中國家電行業的市場規模突破7000億元,2007年突破8000億元,2010年,中國政府推行一系列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中國家電市場規模突破萬億元大關。而到2011年,受全球經濟危機及國內房産政策調控等因素影響,家電製造業産值增速開始了持續下滑,一年內下滑近10個百分點。 據證券市場近期發布的2011年度的財報,20家上市的白色家電中大部分公司業績增速普遍低於2010年度,業內對家電業未來發展形成各種觀點:“拐點説”、“寒冬論”、“後政策驅動時代”等。 2012年,中國家電業面臨着比往年更為複雜的國內外市場局面。在外,歐美債務危機陰雲未散,貿易保護主義造成家電出口受阻;在內,國內經濟增長緩慢回落,房地産調控政策仍未放鬆,各項刺激內需的政策如“家電下鄉”“以舊換新”陸續到期,致使家電市場需求量降低。 然而對此形勢,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步正發則認為,“我國家電仍處在重要的發展機遇期”。他分析,儘管今年經濟形勢複雜嚴峻,但人們對家電産品都呈現多樣化的需求,仍是家電行業發展的強大推動力,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蘊藏着巨大的發展機遇,國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等宏觀調控建設為家電發展創造改善了建設條件,我國家電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具有一定優勢,實現進口出口的良性互動,提高走出去的水平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事實上,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2011年全行業工業總産值超過1.1萬億,比2010年增長17%,出口42億美元,産量、銷量,出口均創歷史新高。可見,即使是處於這種複雜環境之下,中國家電業仍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至於增速放緩,美的製冷家電集團總裁助理王金亮在接受採訪時&&,“這是經歷了前幾年高速運行和發展後的必然結果,也是經濟周期運行的正常調整”。 伊萊克斯小家電事業部總經理陳茜梅也對行業形勢持積極態度,她説:不是那麼快速增長的時期,大家能夠花多一點時間來練好內功,從産品、品牌到渠道的管理,我覺得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
産業亟須升級突圍
在2012年複雜的産業格局下,如何化“危”為“機”,成為家電行業亟須討論的議題。在“十二五”工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提高産品競爭力,實現産業的轉型升級是走出家電行業低谷的新出路,也是未來長久的時間裏,中國家電産業應該走的康莊大道。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中國已經為全球最大的家電製造基地,但在全球産業鏈中仍處於中低端地位。數據顯示,我國家用電動洗衣機的産銷量近30年來增長了數千倍,但其中,低端産品與高端産品的比例大約為7:3,低端産品仍佔主導地位。我國傳統的“低端製造、低成本競爭、低價格出貨的模式”仍待改變。 “儘管我們可以以最低的價格銷售一些劣質的産品取得市場份額,但是我們不可能生存長久,因為會有其他人以更低的價格生産更次的産品。”在中國家電發展高峰論壇上,三星電子高級副總裁崔度哲以三星在美國市場的經驗建議中國,要依靠優質、高附加值的産品,來實現發展模式的轉變。 在中國,幾年前,“高端家電”只是社會少數群體能夠享受到的奢侈品。但近年來,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節能、環保等先進的消費理念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追捧,家電消費呈現多元化和個性化特徵,高端消費品和服務需求發展迅猛,高端家電進入越來越多的普通消費者的家中。 據中怡康零售監測數據,去年前11月,三門、多門、對開門等高端冰箱的零售額分別增長了26.5%、32.4%和13.4%,而單門、雙門冰箱的零售額則分別下降了2.9%和14.2%。LED背光、3D、智能液晶電視,變頻空調,滾筒、變頻、大容量洗衣機,多門、大容量冰箱等高端産品成為當前家電市場發展的強大動力,中國家電市場全面升級換代已經成為大趨勢。 業內專家也認為,隨着國內大中城市基礎信息網絡鋪設全面,家庭寬帶普及,未來“雲”家電將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這不僅可能為目前的家電行業進行洗牌,而且可能産生新的産業鏈結構,從而帶動整個家電行業轉型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