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現場]老年公寓像家一樣
2012-04-06   作者:記者 姚湜 王曉明/長春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當記者走進房間的時候,81歲的樸熙泰正坐在床上看電視。大約20平方米的房間溫暖乾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床邊擺放着衣櫃,衣櫃對面的冰箱裏儲存着水果和食物,冰箱旁邊的矮櫃上還鋪着繡花的桌布。然而這房間並不是樸熙泰真正意義上的“家”。
  “我們提供房間、床和衣櫃,其他的傢具、電器和生活用品都是老人們從自己家裏帶過來的,他們在這兒使用的都是自己的東西,熟悉的所以更加舒心。”吉林省長春市奧海老年公寓總經理宋玉環説。
  朝鮮族夫婦樸熙泰和李培素是去年入冬的時候搬進來的。老兩口在長春市有自己的住房,但是採暖不好。“去年我到這裡來看望我的一位朋友,發現這裡條件不錯,入冬了自己家太冷,我們就商量着搬到這兒來住了。每個月吃住都算上交2000元錢,挺划算的。”李培素説。
  今年80歲的王秀芬是長春市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的退休職工,她已經在宋玉環經營的老年公寓裏住了六年。現在,王秀芬每個月領2500多元退休金,其中1200元用來交給老年公寓。她笑着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子女都在外地,一年能回來一兩次,我在這兒有工作人員&&打掃衞生、打熱水、洗衣服,吃得可口,住得舒服。”
  宋玉環經營老年公寓已經有12年的時間,原址被政府徵用後,目前的這一家在去年5月正式營業,現有床位200張,住着158位老人,平均年齡大約80歲。奧海老年公寓是長春市第一家全部是單人房間的養老機構,宋玉環説,老人年歲大了,同住一兩個月可以,時間久了總是會有矛盾。
  祥和安養院是長春市第一家大型民辦養老機構,目前擁有床位1350張,房間均為帶洗手間的雙人間。記者來到這裡的時候是下午3點多,很多老人都聚集在三樓的活動室,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在用健身器械鍛煉身體。
  “做養老院一定要用心來做,沒有把老人當成父母的心態,肯定做不好。”祥和安養院董事長寧殿軍對記者説。目前安養院基本處於滿員狀態,除了餐廳和活動場所,還配備了醫生,設立了藥房,監控室內三台顯示器48個攝像頭監控着樓內的各個角落。
  89歲的王芝蘭已經在祥和安養院住了12年,她的室友張淑蘭今年85歲。王芝蘭説,張淑蘭去年夏天剛從吉林省集安市來到這裡的時候,黑瘦,總是哭。可是記者來訪的時候,剛吃了晚飯的張淑蘭站在房間裏精神抖擻地招呼記者坐下,笑容滿面地講她在安養院的朋友們總是捏她的臉説“少吃點吧,都這麼胖啦”。
  一直以來,“住養老院就等於兒女不孝”的觀念始終根植在東北老人心中。而目前,越來越多的老人開始接受機構養老的模式,尤其是類似奧海老年公寓和祥和安養院這種居住空間相對獨立、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的養老機構甚至吸引老年人賣掉房子前來養老。
  賈艷芬今年74歲,她從15年前就開始住養老院,最近更是賣掉了自己的房子,跟79歲的老伴蔣志忠把所有家當都搬進了老年公寓。在他們的房間裏,雙人床旁邊是自己家裏的沙發,衣櫃旁邊的矮櫃看上去至少用了二十年。“這兒就像家一樣,每天都三菜一湯,中午吃的小雞燉粉條、炒蒜薹、炒蘑菇,特別可口。”賈艷芬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寶鋼老年公寓被疑偷漏稅 2011-11-03
首個會員制老年公寓將落戶上海 2007-12-05
領養老金“資格認證”宜更人性化 2012-03-23
為全民養老鑄就安全防線 2012-03-23
養老金入市主投固定收益類産品 2012-03-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