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資料照片 |
微車行業的領軍者上汽通用五菱在車市低迷的2011年是怎樣度過的?進入理性增長的2012年,他們又在怎樣盤算着不可預知的未來?北京車展前夕,《經濟參考報》記者帶着這些疑問專訪了上汽通用五菱汽車公司副總經理袁智軍。
低迷市場中經受洗禮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堪稱13年來市場新低的2011年,上汽通用五菱經歷了一場怎樣的考驗?回頭看,有哪些經驗和教訓值得總結?
袁智軍:在2011年開年的時候,上汽通用五菱已經預計到了當年整體市場的一個走勢,因此,在去年的既定發展計劃裏,打造微車的持續競爭力是立身之本,乘用車、海外事業是持續發展的保障,公司把着眼點放到修煉企業內功上,以更冷靜、更清醒的心態來保持企業良性經營發展。
去年上半年,企業發展遇到了相當大的困難。單月最低銷售還不到七萬台,庫存的壓力也非常大。為了扭轉困境,公司決定把全體總監級別的領導分成兩批12個小組走訪市場,了解真實的市場和真實的客戶。公司領導團隊花整整一個星期傾聽了這些小組成員的感受,之後就有了8月份的一場從內至外的“整風”運動。公司針對市場情況,及時做出戰略調整。“作為行業老大,以前的市場感覺是被推着走;總監們走完市場後最大的變化是,公司對經銷商的要求改變了,在産品的結構上進行了調整,加大了熱銷産品的産量,同時對售後服務、經銷商的營銷模式都提出了改善意見,可以説整個體系競爭力得到了提升;市場也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12月份再到歷史高點,月銷超13萬輛,為全年實現130萬的銷量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結2011年,在經營管理層,上汽通用五菱夯實內部基礎管理,深入推進商用車“平台百萬化、平台差異化、平台乘用化與國際化”三大平台發展戰略,提升産品核心競爭力;通過學習、行動、培養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強化團隊建設,打造出一支極富執行力的隊伍。
在市場層面,一方面深入研究探索不同車輛用途的客戶需求差異,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開發更切合客戶實際需求的産品,滿足客戶從低到高、從商用到兼顧乘用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積極推進中心店建設,有效支持和幫助了經銷商提升其經營管理能力;繼續推行“航班服務”,不斷完善經銷網絡建設及售後服務體系,擴大面向農村市場的網絡覆蓋率,規範標準化服務規程並強化培訓。
低增長中塑造品牌
《經濟參考報》記者:如何看待、把握2012年中國汽車産銷的總體走勢?
袁智軍:雖然2011年車市增長回落,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汽車工業正在由生産大國向創新強國跨越。隨着國家相關利好政策的取消和門檻的提高,以及此前市場需求的大量釋放,車市增長將會放緩,並逐步回歸理性。
從整個市場來看,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汽車消費的剛性需求依然存在;同時,我國汽車市場的熱點逐步向二三線城市轉移,這類地區人口基數和經濟總量巨大,汽車保有量普遍較低,依舊存在巨大的消費潛力,二三線城市挑大梁的局面將逐漸凸顯,成為未來中國車市的主要增長點。所以對於2012年的國內車市,我們認為是穩健而且理性的低增長。
挑戰中推進三大板塊
《經濟參考報》記者:上汽通用五菱今年面臨的挑戰是什麼?公司制定了怎樣的産品策略和營銷方針?
袁智軍:2012年企業面對的挑戰來自方方面面,我們從內部將繼續按照“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理念,真正去了解用戶的需求,更加注重産品品質、服務水平、體系能力的提高,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另一方面,我們將和經銷商、供應商精誠合作,與他們建立起新型的“夥伴”關係,從而在整個價值鏈中形成目標一致的看法,共同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難關。
商用車方面仍將深入推進“平台百萬化、平台差異化、平台乘用化與國際化”三大平台發展戰略,提升産品的核心競爭力,並且重點加強五菱汽車品牌的建設。
乘用車方面將繼續豐富寶駿産品線,並在寶駿銷售體系中以“日銷過百,周銷過千,月銷過萬”作為日常工作目標,整個團隊工作的目標則是將“擁有每一個成交或潛在客戶的口碑”擺在與銷量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在傳統的整車出口方面,我們力爭把海外區域市場進一步做大,並將陸續在埃及和印度實現自主産品的批量化生産,希望能夠實現企業産品輸出、管理團隊輸出和業務模式輸出的國際化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