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機構着手鑽探可燃冰
2012-04-05   作者:記者 藍建中 何德功/東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日前宣布,其鑽探可燃冰的工作已進入最後準備階段,力爭於近期當晚開始在愛知縣渥美半島近海海底進行鑽探,為明年的生産試驗做準備。
  可燃冰又稱甲烷水合物,是甲烷氣體和水分子形成的白色結晶體,能像天然氣一樣燃燒。地球上可燃冰的儲藏量非常大,被認為是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氣的新能源。可燃冰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通常存在於大陸架海底地層以及地球兩極的永久凍結區域。
  預計此次可燃冰鑽探和生産試驗的費用將達到170億日元(1美元約合77日元)。如能實現穩定生産,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希望在2018年度實現商業生産。 
  此次鑽探的地點位於愛知縣渥美半島以南70至80公里的近海海底,該海域被認為埋藏着約一萬億立方米的可燃冰,相當於日本十幾年的天然氣消費量。屆時,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深海探測船“地球”號,將在海面下約1260米處可能蘊藏可燃冰的地層鑽四個井。 
  據了解,此次可燃冰的生産試驗將研究是否能切實從海底開採可燃冰,以及開採過程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其中一個鑽井將用於實際生産試驗,其餘鑽井用於觀測生産前後溫度等變化情況。
  日本近海海底是可燃冰寶庫。據估算,其儲藏量相當於日本國內90年的天然氣消費量。但是,可燃冰被封閉在海底嚴酷的低溫高壓環境下,採掘時一旦甲烷氣體噴出而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話,後果不堪設想。為防止此類事故發生,有必要事先對海底的地質條件等進行縝密的調查,並謹慎確定採掘地點和方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世界最大煤炭巨頭問鼎中國陸域“可燃冰” 2011-11-28
我國海域可燃冰控制資源量達41億噸油當量 2011-11-21
青藏陸域"可燃冰" 期待國家層面的推進 2011-01-20
陸域可燃冰:“後石油時代”的新能源 2009-10-20
專家介紹“可燃冰”發現過程 2009-10-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