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IPO朦朧:增速低於預期
2012-03-30   作者:徐潔雲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關於IPO,京東態度一直“朦朧”。
  去年9月起,關於它謀求上市的消息接連不斷。不久前,京東創始人、CEO劉強東公開説2013年前決不會上市。但只隔一天,港媒又爆它與投行接觸,有意盡快IPO。
  上周,一組來自投行的數據首度披露了京東2011年交易額、毛利率、虧損額,以及自估的未來增速、盈利時間點等關鍵信息。
  消息人士説,京東近期正積極接觸投行,以圖盡快啟動IPO。為打動投行,它才破天荒提供了上述數字。《第一財經日報》獲得的一份簡報顯示,京東2011年全年完成的凈銷售額遠低於預期,而盈利時間點則預估等到2013年之後。
  京東對此未作評論。上周,它曾回應稱,從未向任何投行人士透露過“重啟IPO”的類似信息及相關數據,公司近期沒有上市計劃。

  蹊蹺的財務數據

  上周,某網絡媒體披露了一組京東向投行提交的財務數據,顯示出京東目前正積極與投行接觸,謀求盡快IPO。
  消息發布後旋即引發業內關注。但蹊蹺的是,相關文字很快便被撤下。京東官方否認消息,私下動用公關進行“消毒”。
  本報也從消息人士處獲得一份京東財務簡報,其中關鍵數據與網絡披露的完全一致,這或許能一窺京東部分真實。
  它一度躊躇滿志。此前劉強東曾説,2011年是全力衝刺年,將控製成本、提高毛利率,縮小虧損。去年9月,京東曾明確告知投行,全年交易額有望達43億美元(270億元人民幣)。
  不過,記者獲得的投行數據顯示,京東商城2011年全年實際交易額為34億美元(210億元人民幣),較此前對外宣稱的309億元低不少。
  這顯示京東200%的增長目標未實現,實際數值為105%。高增長看來不易,前述簡報還顯示,京東自己預計2012年交易額為74.8億美元,對應增速為120%。
  此前,業內流出的京東相關人士提供給國內證券公司的數據是:2007年至2010年,京東增長率分別為350%、266.67%、203.03%、155%。
  另有接近京東的人士透露,該公司在向投行提供數據時,曾預估2013年交易額約在70億~80億美元區間,對應增速約70%。
  綜合看來,其增速整體放緩。一位去年離開的京東前高管對本報説,一方面京東體量不斷放大,增速不可能一直過高;另一方面,存量市場有階段性邊界,在全新的市場空間開闢前,增速放慢是情理中事。
  此外,簡報還首度披露了京東虧損狀況,僅1.8億美元,不到12億元人民幣。此前業內傳聞京東年虧30億元。不過,其毛利率不高,僅為5.5%,甚至遠低於不少CPS聯盟投放廣告的分成比例。
  幾名京東前高管以及接近京東的人士透露,虧損額及毛利率數字大致合理,但對交易額數據有不同意見。他們給出的去年營收數字,不到300億元,但約為260億元。分析人士稱,數據差異可能緣於會計準則與確定到賬金額、日期等。
  存疑的還有京東盈利節點。此前劉強東曾宣稱今年下半年盈利。前述簡報中,京東方面預計今年毛利將為6.88億美元,不計算攤銷、折舊和利息收入情況下的虧損(EBITDA)為2.9億美元,凈虧將加大至3.16億美元(19.6億元人民幣)。

    京東的IPO渴望

  增速難如預期,但京東難掩IPO渴望。
  知情人士説,劉強東目標很大:可能先促成京東上市,後續再將倉儲和物流配送分拆上市,未來“京東係”將至少有三家上市公司。
  這一切需要巨金支撐。資本界傳聞説,其資金已不充裕。去年下半年後,實際到賬約10億美元,燒錢迅速。
  它正不斷買地建倉儲物流中心。京東還有自建300多輛卡車組成的幹線物流計劃。去年劉強東就説3年內將投下100億元。
  結合倉儲、物流等擴張,它宣稱今年將擴招2.5萬名員工。京東宣傳資料顯示,2010年初,創業6年的京東員工為2100人,2011年初達7000人,6月達1萬人,年底超2萬人。如此,今年京東將擁有業界最為龐大的員工軍團。
  業內對京東已有警示。華為互聯網業務總裁朱波説,京東該悠着點,歷史證明盲目擴張“貪婪是企業失敗的墳墓,追求有效增長才是企業長治久安的良策”。
  另一家獨立B2C企業財務副總裁説,京東是在資本支撐下急速擴張崛起的,之所以急迫想IPO,在於“如不能盡快找到更多的錢,將面臨結構性塌陷的風險”。
  上周,噹噹網CEO李國慶説,京東已沒錢了,頂多燒到8月。知情人士稱,京東或已遭遇資金難題。
  這似有端倪。今年1月底,消息稱,京東又在籌劃新一輪融資。
  知情人士告訴本報,京東的盤算是新融資與IPO並行。如IPO時機不遠,將是Pre-IPO融資,如上市延宕,將支撐京東下輪運作。
  F輪過後估值已然上百億美元的京東,再融資不易。前述人士稱,有意向的新投資人要求,新一輪融資若啟動需沿用上輪估值,不再有新溢價。
  據説新融資動作原計劃3月底完成,但至今無消息。這可能是京東加快與投行接觸、謀求IPO的原因。
  一位京東前高層説,從去年9月起,京東一直未間斷與投行接觸。據稱初次接觸不理想,當時京東尚未搭建成上市公司架構,加上業內氣候不好,投行沒給出滿意溢價,IPO節奏放緩。
  但彼時起,京東開始密集變化:開始引入職業經理人,搭起豪華高管團隊,COO、CMO、CTO先後空降到位。劉強東説還將引進CFO和CHO。
  另一變化是,京東財務手法開始保守起來。去年底,它將免運費消費額門檻提至39元;更直觀的是,不再強調“低價”,業內普遍發現其價格曲線緩緩上調,謀求更多毛利。
  這直接關係到盈利時間點和估值。上輪融資消息顯示其彼時估值已達百億美元。去年9月傳出,京東IPO欲融資50億美元,意味着估值可能達200億美元。
  眼下京東估值可能不樂觀。外界粗略估值方法是基於銷售額,但中國電商業普遍虧損,資本市場信心不足,投行更傾向於基於毛利計算。
  可參照的是巨頭亞馬遜。亞馬遜目前市值935億美元,約為去年107億美元毛利總和的8.7倍。照此粗略計算,2012年末京東商城總體估值約60億美元。
    這顯然與此前差距不小。一位電商業高層説,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毛利中的相當部分來自於Kindle系列産品和雲計算服務,而京東目前尚無相應業務。
  此外有觀點認為,亞馬遜2000年後的虧損,相當部分與互聯網泡沫破滅造成的資産減值及股權投資損失有關,運營層面狀況則持續改善,當處於京東眼下體量時,已扭虧為盈。
  一位資深美股投資者説,亞馬遜毛利率很低,銷售額增速也降低,但仍有百倍以上市盈率。這意味着亞馬遜的股東需要為亞馬遜過去的高估值埋單。
  前述簡報顯示,京東自身預估盈利節點為2013年之後,且前提為毛利率能翻番。
  這意味着,京東在規模增長的同時,要努力提升毛利水平。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毛利與規模化現階段是矛盾關係,所以,人們常常發現京東策略調整非常迅捷。
  一位京東前高管説,在名為“沙漠風暴”的大型促銷後,去年底它又一次調整了內部考核方向,降低了毛利要求,突出強調提升交易額。
  京東也有新辦法。擴張過程中,在成功擺脫3C垂直領域束縛、推行大百貨後,今年又發力POP開放平台。
  劉強東提的目標是,POP平台今年要實現200億元銷售目標,3年內3C和非3C交易額佔比對等。業內將此解讀為京東希望通過開闢高毛利新業務拉高整體毛利率。人們確實看到,去年以來,京東開闢新品類服務的頻率明顯加速,賣機票、旅游服務、彩票……
  多位京東前高管&&,京東基礎還算紮實,開拓新品類,可使富餘流量資源得以充分流轉利用。不少業務頻道屬外包性質,京東如今也在學天貓,通過平台切入“管理服務盈利模式”。
  “(上馬各類新服務)看起來有點快,但都是馬上就能實在賺錢。”一位熟悉京東開放平台的前高管説,POP平台上各品類平均純利率保守也在10%以上,最低的品類至少也有5%。
   此外,京東日益強勢的平台地位為其提供了更多供應鏈話語權,借此能有力保障毛利水平。
  近期流傳的一份供貨協議顯示,京東要求供應商保證其20%毛利率及不低於100萬的毛利保底,額外還將上調每年20萬元的品牌服務費。
  一位曾經歷京東POP平台供應談判的知情人士説,相比天貓,京東提供免費配送服務以討好消費者,但成本轉嫁給了供應商。
  前述京東前高管説,京東目前基礎較紮實,供應鏈尤有優勢,運營本身沒大風險。他認為,京東目前需要解決的是新高管策略與企業原有文化融合,以及IT系統等基礎建設的完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京東一元團購旅游忽悠人 2012-03-28
京東商城所售奢侈品貨源不明 多個品牌均證實 2012-03-11
京東商城被曝欺壓供應商 2012-02-26
京東商城計劃最早三月份赴美申請IPO 2012-02-21
京東方A業績變臉 36億轉讓收益疑重復使用 2012-02-0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