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於明日闖關IPO的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重工”)因其不超過6.85億股的發行數量而成為今年來最大的IPO。然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閱其招股書發現,其背負龐大的債務壓力並對稅收優惠政策過分依賴,2011年經營活動産生現金流量凈額為負數等財務狀況使其未來的發展前景堪憂。
融資或因債務壓力
眾所周知,合適的資産負債率對於一家上市公司而言並非壞事,而是説明公司恰當地運用了資金杠桿。不過,一旦每年新增借款只夠支付之前的借款利息時,這般負債就成了公司發展的巨大障礙。
中信重工招股書顯示,公司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年末,合併資産負債表中流動比率分別為0.73、0.85和0.91,速動比率分別為0.51、0.65和0.63。中信重工稱報告期內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較低,主要是由於報告期內公司的流動負債佔負債總額的比例較高所致。最近三年年末流動負債佔負債總額的比例分別為92.62%、88.68%和86.58%,公司的債務融資主要來源於短期負債。
有業內人士稱,儘管流動比率過低並不直接代表這家公司的發展會存在問題,但通常情況下,一家公司的流動比率低於2就意味着可能面臨償還短期債務的困難。更何況中信重工的主營業務産品的銷售回款周期都相當長,過低的流動比率將其債務壓力暴露出來。數據顯示,中信重工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年末資産負債率(母公司)分別為82.49%、77.89%和73.83%,資産負債率較高,總體負債規模較大。為此,中信重工也坦言,公司較低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以及較高的資産負債率需要通過本次股權融資加以改善。
此外,中信重工在招股書中披露,2009年度、2010年度和2011年度公司財務費用分別為2453.37萬元、5375.82萬元和16597.20萬元,主要為利息支出。2011年度公司財務費用較2010年度增加11221.38萬元,增長208.74%,主要是2010年底公司收回委託中信集團管理的閒置資金,導致2011年度公司利息收入較2010年度減少9748.23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中信重工共計取得借款收入為31.57億元,而其僅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金額就達到33.27億元,其債務壓力可見一斑。
經營前景堪憂
舉債本身並無大礙,但若債不能帶來經營層面利潤的高速增長則存在隱憂。中信重工目前似乎就面臨這樣尷尬的境地。
中信重工招股書披露,公司2011年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數狀態。數據顯示,中信重工2011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70.71億元,其他3.73億元,現金流入總計75.97億元。而2010年其現金流入總計73.5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公司有1.53億元的稅費返還,而該數字在2010年還只有區區1217.79萬元。如果扣除此稅費返還,中信重工2011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總量與2010年相近。但與此同時,其經營活動現金流出的數字卻從2010年的66.97億元增加至81.55億元。按此計算,中信重工2011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5.59億元。
此外,投資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雖然實現了近三年內的唯一正數狀態,但是記者仔細查閱發現,這個凈額中的大部分均來自於2011年收回投資的現金23.62億元。
儘管中信重工在招股書中一再列舉數據證明其經營現狀的良好,但財務報表依舊透露出未來的諸多“不確定”。中信重工稱,公司過去三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6.98次/年、6.31次/年和4.35次/年,顯著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而存貨周轉率則與同行業平均水平相當,但是毋庸置疑的一個事實就是其應收賬款周轉率一直處於下降通道之中。而其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也是逐年下滑。數據顯示,2009年其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為18.19%,而該數字到了2011年年末只有8.14%。
對此,有會計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就&&,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數在擬上市公司的招股書中通常很少見,因為這個指標通常意味着其經營活動已經發出危險信號。而投資活動現金流入又主要來自於收回的投資,更説明該公司的財務狀況十分緊張。另外,中信重工所募集資金投向的項目周期都相當長,一旦其間稍有差池,很容易讓其財務壓力陡增,投資者需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