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開採必須遵循科學的評判準則
2012-03-26   作者:劉虹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近年來,受高耗能及煤化工行業用煤需求的影響,我國煤炭生産與消費總量持續增長,平均每年增量達2億噸左右。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2011年,煤炭生産産量突破35.2億噸,約佔一次能源生産總量的78.6%;煤炭消費總量35.7億噸,約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72.8%,煤炭在能源結構中比重不降反升。數據還顯示,與上一年相比,煤炭消費增長9.7%,幾乎與國民經濟增長同步,GDP煤炭消費彈性系數接近於1,大大超出過去幾十年0.6的平均水平。國民經濟發展對煤炭的依賴越來越大。這種勢頭與我國目前倡導的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優化能源結構、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的發展思路極為不符。煤炭産能建設的急劇擴張,由此帶來的資源、環境、安全、科技壓力隱患,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雖然目前我國煤炭産業發展效益水平良好,規模化開採比重逐年增大,先進的煤炭開採適宜技術得到應用,甚至打造出了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煤礦,但也形成了一部分超出資源和生態條件的生産能力。實際上,根據我國煤礦開採現有的科學技術水平,綜合考慮環境、安全等各種因素,目前煤炭産量中,僅有約1/3屬於科學合理性開採,也即仍有2/3的産量屬超能力或不規範的過度開採。由於我國絕大部分煤炭資源富集於環境承受能力弱、水資源短缺地區,目前煤炭産能規模已大大超出了煤炭行業在資源、技術、環境、安全等方面所能承載的極限能力。頻繁發生的煤礦安全重特大事故、地表塌陷、地下水系破壞、植被破壞、矸石山佔用農田、有害氣體排放等環境負效應,嚴重影響了煤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研究表明,受資源豐蘊程度、地質開採條件、自然災害、生態環境、水資源、經濟(運輸)等六個方面的條件制約,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煤炭每年科學産能規模按保守估計只為38億噸左右。
  什麼是煤炭的科學産能?早在許多年前,中國工程院錢鳴高院士和謝和平院士就提出了煤炭科學産能的概念,並一直在不斷豐富其思想內涵。科學産能是指充分考慮煤炭資源的可持續供應能力,體現煤炭行業以人為本、環境保護、依靠科技進步的發展理念,符合現代化開採生産技術手段和安全、高效、環保的煤炭産業標準,滿足一定環境容量指標、安全生産指標、機械化開採指標條件下的年度生産能力。現階段我國煤炭科學産能的具體指標要求是:(1)綜合機械化程度>70%;(2)安全度標準:百萬噸死亡率0.1~0.01人;(3)安全費用將在生産成本中佔很大比重;(4)環境友好、實行煤礦充填開採,同時土地復墾率>75%;(5)回採率>45%;(6)條件不成熟的難動用儲量(條件複雜、埋深>1500m下煤礦資源)應暫不列入可採儲量。
  煤炭科學産能在安全性、可持續性、技術先進性三個方面的具體要求可用安全開採度、綠色開採度,高效開採度分別來評價。
  安全開採度是指煤礦從業人員在生産運營過程中的安全健康保障程度。安全生産度是指在煤炭開發過程中,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尊重礦工的生命權和健康權,採用先進的安全技術和監測、管理手段,對礦工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的保障程度,是評判礦區安全生産和礦工職業健康多指標體系。安全開採度是一個綜合性測度指標,可用來綜合評價一個礦區全方位實施煤礦從業人員的勞動保護的水平和能力,它包含一組安全生産和職業健康的指標體系和合格標準。如:百萬噸死亡率、職業病發病率、瓦斯抽採率、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井下作業人員的事故率等。
  綠色開採度是指在煤炭開發過程中對礦區生態、環境、資源的保護程度。為盡量減輕因開採造成的地表環境損傷、植被破壞、地下水系破壞、有害氣體排放等環境負外部效應,礦區生産通常會運用先進的環境友好的技術和裝備,採用清潔生産和循環經濟的手段與措施進行保護性開採。綠色開採度是一個綜合性測度指標,可用來綜合評價一個礦區實施生態環境保護開採的水平和能力,它包含了一組實現煤炭環境友好開採的指標體系和合格標準。如土地復墾率、抽採瓦斯利用率、礦井水利用率、煤矸石利用率、固體廢棄物安全處置率、綜合資源利用率、萬元産值廢水/廢氣排放量、礦井水利用率、礦山綠化率等。
  高效開採度指煤炭開採根據特定地質條件和資源條件所採用的適宜採煤技術、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清潔生産技術的先進程度,反應煤炭資源高效開採、資源循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採煤技術與裝備的配備水平。它包含一組實現煤炭高産高效開採的指標體系和合格標準,如採掘機械化率、礦山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綜合能耗、綜合水耗、回採率、洗選率、礦體資源回收率等。
  為確保我國煤炭産能的合理布局和開發,避免開採規模失控,徹底扭轉煤炭行業依然存在的無序和過度開採不利局面,實現煤炭由被動式的供應保障型向積極的科學供給型轉變,實行一套不斷完善的煤炭科學開採與科學産能的評判準則,建立健全以煤炭科學産能為依據的煤炭開採的技術政策與行業標準是十分有必要的。
  (作者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煤炭“十二五”推兼併重組 鼓勵電企參與 2012-03-23
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印發 2012-03-22
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印發 2012-03-22
煤炭十二五規劃明日公布 2015年供需或達42億噸 2012-03-21
金融煤炭股雙雙發力 大盤收漲0.86% 2012-03-14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