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電解鋁行業整體虧損背後,西部電解鋁的投建熱潮卻在逆勢中加速衝刺。《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調研得知,包括山東信發集團、東方希望集團、中電投集團以及中國鋁業等都在西部地區新建電解鋁項目。截至去年底,僅新疆一地在建擬建産能即高達1305萬噸,而目前全國總産能不過2600萬噸。
為了抑制電解鋁盲目擴張帶來的産能過剩風險,去年4月工信部等九部委曾聯合發文叫停所有電解鋁的擬建項目,並要求地方政府取消對該産業的優惠政策。當時被認為是電解鋁發展重鎮的新疆並未列入。然而,目前大批電解鋁企業進軍新疆帶來的新建産能急劇擴張,引發了業內人士的擔憂和質疑。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王華俊,目前西部電解鋁建設速度過熱已經引起行業警惕,協會也通過報告等形式多次上書"力諫"産能的無序擴張。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授張孝德&&,對GDP貢獻率大的電解鋁等産業成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香餑餑",地方政府成為推動企業加速擴張的幕後推手。張孝德強調,雖然向西部轉移會降低企業成本,國家也鼓勵電解鋁企業向西部轉移,但西部新建企業與東部已有産業的企業不是同一個企業,造成了産能極大的重復。
王華俊指出,由於我國沒有完善的退出機制,電解鋁行業一直處於産能過剩的狀態,在此背景下,西部加速擴張,中東部繼續生産,將造成進一步的産能過剩。因此,在西部新建之時,中東部是否能及時退出是行業發展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