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家樂福並非天生血管中流淌着“邪惡的血液”,也就是在不潔環境中受了感染,患上了“敗血症”。單靠查封一個兩個家樂福,並不能治愈洋品牌的病症,最多是做了截肢手術,切除了一個病灶而已。如果不能給整體的大環境來個消毒滅菌,換個地方感染只是遲早的事兒。因此,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要靠兩方面,一是企業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盡量避免感染的發生;再者就是潔凈我們企業生存的大環境,讓不管是民族品牌還是洋品牌,都能在一個更加乾淨和健康的環境中,獲得長遠發展的機會。
家樂福鄭州花園店將三黃雞充當柴雞賣,將過期雞胗變換日期返包銷售,今年的3 15晚會再次將矛頭對準了跨國洋品牌。據悉,如今涉事家樂福門店已經被當地工商部門查封,相關責任人也已被停職處理。與之同命運的還有北京三里屯的一家麥當勞,也因違規銷售過期産品而登上了3 15晚會的曝光&。
其實,在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民眾看來,央視今年的爆料實在不夠勁爆,在過去的幾年中,諸如此類的新聞早已屢屢見諸報端,還需勞駕央視隆重的3 15晚會?
細數一下,以次充好的早有沃爾瑪的“綠色豬肉”在先,返包銷售也是各大超市的“行規”,就算是把視線集中在家樂福一家身上,近一年來也先後被曝光無數次,具體“案情”包括價格欺詐、隱蔽用工、辭退懷孕女工、職工12年工資未漲等等。把一個矇騙消費者、壓榨員工血汗的奸商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如此看來,難怪近日有網友戲稱,今年的3 15晚會頗有點炒剩飯之嫌。
但是這個“炒剩飯”,還真怨不得央視。更需要我們反思的是,如此高頻率大範圍的曝光,為何仍不能換來改善?
家樂福、沃爾瑪、麥當勞之類,在跨國企業中也算個中翹楚,它們能夠歷經多年造就世界知名品牌,絕不會是這般“奸商”行徑能夠得來。只是,這些在本土甚至他國都安分守己、甚至堪當表率的跨國企業,為何在中國的土壤上就總出問題?就更需要我們低下頭來,反思一下這片滋生“奸商”的溫床。
看看這片溫床上都有什麼:有本土企業的“不良示範”,有低成本基礎上的惡性競爭,去引導這些洋品牌入鄉隨俗以求生存;有監管機制的漏洞,執法者的貪腐,違規違法的低成本,給跨國企業的不規範經營造就了可趁之機;而中國的善良民眾乃至監管部門有意無意給予的“超國民待遇”,更助長了洋品牌傲慢情緒的膨脹,趁勢而為實行雙重標準,對中國消費者和監管力量喪失了基本的敬畏。
我們不否認在這其中,涉事企業自身的缺乏自製和短視逐利起着內因的作用,它們也必將為這種不堅定付出代價。但是我們也不能夠回避,我們自身這個大環境的問題所在,更不能無視這種大環境給身在其中的跨國企業、甚至是民族企業帶來的發展困惑。
家樂福並非天生血管中流淌着“邪惡的血液”,也就是在不潔環境中受了感染,患上了“敗血症”。單靠查封一個兩個家樂福,並不能治愈洋品牌的病症,最多是做了截肢手術,切除了一個病灶而已。如果不能給整體的大環境來個消毒滅菌,換個地方感染只是遲早的事兒。因此,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要靠兩方面,一是企業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盡量避免感染的發生;再者就是潔凈我們企業生存的大環境,讓不管是民族品牌還是洋品牌,都能在一個更加乾淨和健康的環境中,獲得長遠發展的機會。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