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國召回缺陷汽車182萬輛
2012-03-16   作者:記者 朱立毅/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就在國務院法制辦公布的《缺陷汽車産品召回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正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之時,國家質檢總局通報了汽車召回的最新統計結果,2011年,我國召回缺陷汽車突破180萬輛,為歷年最高,同比增長高達55%。
  從政府、企業到消費者,實施已逾七年的召回制度給中國市場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通過召回數字的對比和分析,我們看到這項制度在中國的現狀和未來。

  消費者信心隨召回數量共同增長

  2011年,我國共計實施汽車召回85次,召回車輛總數182.75萬輛。其中,廣汽本田以總量超過75萬輛的召回數量排在榜首。
  2004年10月,由國家質檢總局等聯合頒佈的《缺陷汽車産品召回管理規定》正式實施,宣告了我國以汽車召回為代表的缺陷産品召回制度正式誕生。到2011年底,我國共實施420次汽車召回,累計召回車輛超過620萬輛,相當於每天召回2300多輛。
  召回起數呈現出遞增的態勢。2004年我國共實施召回10次,2005年增加到27次,2006年達40次,2007年為31次,2008年達48次,2009年為56次,2010年增長到了124次,2011年有所回落,達85次。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011年的召回起數雖然低於2010年的124次,但召回的汽車數量比2010年多了60多萬輛。
  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産品管理中心主任陳飛説,剛開始,消費者對召回很陌生,認為召回就是簡單的退貨,經過七年多的“磨合”,如今消費者對召回的態度也由過去的“將信將疑”變成了“支持認可”。最近的一次網絡調查顯示:當愛車處於召回範圍內時,73.5%的消費者&&理解,並增強了對該品牌的信心,只有18.9%的有車族因此而降低了信心。
  另一方面,汽車企業也不再把召回視為洪水猛獸,而是把召回視作一種企業責任。而召回也沒有影響其品牌信譽度,很多實施召回的企業産品銷量在提高,贏得了更好的口碑。

  國內製造商的召回意識有待加強

  2011年累計召回數量排在前十位的汽車製造商分別為廣汽本田、上海通用、長安福特馬自達、北京現代、神龍汽車、斯巴魯、東風本田、天津一汽豐田、克萊斯勒和馬自達。
  其中,2011年8月,廣汽本田由於動力傳動系統存在缺陷,召回了部分雅閣、奧德賽轎車,總量超過75萬輛,成為目前為止,國內召回數量最大的一次召回行動。
  回顧七年,召回的汽車數量也呈現增長的態勢。2004年和2006年都達到30萬輛以上,2005年在召回起數增長的情況下,召回數量卻出現明顯下降,原因是長安鈴木曾在上一年召回15萬輛奧拓車輛,拉升了當年的召回數量,而2005年以進口汽車召回為主,召回起數雖大幅增加,但召回數量較少,全年最大的一起召回僅涉及1.8萬輛。
  2007年,受廣州本田連續三次共計52萬輛汽車召回行動的影響,召回車輛數創下新高。2008年,一汽大眾近18萬輛奧迪因點火線圈隱患被召回,拉升了召回的數量。2009年,天津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因電動車窗缺陷分別召回了28.1萬輛和40.7萬輛,使當年汽車召回的數量突破100萬輛。2010年,長安福特馬自達和天津一汽豐田分別召回23.66萬輛和13.42萬輛,也使當年的召回數達到118萬餘輛。
  業內人士指出,從這些數據來看,國外製造商受本國法律環境和産品安全意識等因素的影響,能夠積極主動實施召回。而國內製造商以召回方式消除産品缺陷的意識有待加強。

  缺陷調查離不開消費者積極參與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産品管理中心的統計,七年多來,這個中心共開展了百餘次缺陷調查,在實施的400余起召回中,有30%左右是“受影響召回”。僅2008年的九次汽車缺陷調查,就召回汽車近43萬輛,佔當年召回汽車數量的80%。
  據介紹,“受影響召回”是指在政府主管部門的缺陷調查下,製造商被動實施的召回;主動召回是製造商發現缺陷存在,主動向政府報告並採取的召回,政府未採取任何形式的干預和調查。從表面上看,召回是由企業主動實施的,但事實上,不少是缺陷産品管理中心深入調查,並掌握了充分的證據後,廠商才承認問題,最終實施召回的。
  專家指出,受影響的召回次數和數量及其所佔比重是評價一個國家汽車召回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汽車製造商召回主動性的關鍵因素。
  陳飛説,中心不斷收集大量有關汽車質量安全的信息,包括接聽投訴電話及處理網絡投訴,這是缺陷調查的重要線索,因為消費者在車輛使用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廠家在産品設計、生産階段發現不了的問題,大量的缺陷調查都是因為消費者的投訴而啟動的。
  在美國,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有22%的召回行動是其調查的項目,即“受影響召回”,但召回車輛數佔到總數量的57%。
  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産品管理中心對“受影響召回”案例進行分析後指出,政府調查所引發的召回雖然次數較少,但召回影響的範圍很廣,缺陷的風險水平很高,甚至已發生大量事故和個別傷害案件;製造商主動報告的召回行動,次數較多,但往往召回車輛數不高,風險水平一般較低,很少發生事故和傷害事件。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召回缺陷汽車 一輛都不能少 2012-02-09
六家廠商同時召回缺陷汽車 2010-07-15
我國三年來已累計召回缺陷汽車逾130萬輛 2007-11-28
三菱召回問題輕型車 本田將召回缺陷汽車 2007-07-25
沃爾沃汽車倡導“關注車內空氣質量” 2012-03-16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