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産業投資太猛 政協委員警示過速風險
2012-03-09   作者:證券時報兩會報道組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全國政協8日在京舉行主題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記者會,幾位文化界全國政協委員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委員們認為,發展文化産業應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能一哄而上,唯利是圖,要謹防投資盲目化。

  文化産業投資有點變味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文化産業要想真正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産業,除了要追求經濟利益以外,還應發揮這個産業本身的特色,擔負起宣揚真善美等普世價值的責任,因為文化本身就是精神産品,如果一味追求經濟利益,那麼文化的價值就喪失了。
  馮驥才稱,十七屆六中全會以來,國家加強文化産業基地規劃和建設,很多地方政府和企業都加快開展文化創意産業,開始大規模興建諸如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園、民俗文化園等文化工程。
  “由於急於求成,有特色、有內容的少之又少。”馮驥才説。據權威部門統計,目前我國各類文化産業園區多達7500個,已呈現出表面上蓬勃發展的勢頭。
  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則&&,由於有政策扶持,文化産業被各方看好,熱錢也排隊涌入,除了求快、盲目、投機,大量文化産業園區還在挂羊頭賣狗肉。“很多企業其實是在藉&政策東風,低價圈地。”事實上,企業投身文化産業,在一些政府為主導的項目中,如果盈利模式不明確,土地就成了最吸引企業的地方。

  民營文化企業上市不要一窩蜂

  全國政協常委、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跟國有文化企業相比,民營中小文化企業融資難度更大,已經遭遇了“玻璃門”和“彈簧門”。
  王健林進一步指出,一是資金投向,國家財政資金主要投向了國有企業,民營文化企業可能很難拿到國家的錢;二是在政策方面不能平等,比如電影産業,無論是製作還是放映,國有企業的佔比都是少數,但是電影兩張進出權分別給了兩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一張沒有。
  全國政協委員、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劉長樂接受媒體採訪時&&,文化産業大發展和大繁榮不等於大躍進,但不管怎麼樣,文化作為它的市場屬性、商品屬性來講,走向市場或者進行IPO(首次公開發行)這條路是對的。
  “之所以現在勢頭比較猛,來勢洶洶,一下子有很多公司都要上市,是因為在以前是相當的缺失。基本上很多文化企業或者跟文化相關的一些産業,實際上沒有IPO的條件。現在有機會,瓶頸打開了,所以開始一窩蜂地上市。”劉長樂説。
  劉長樂建議,文化産業發展還要百花齊放,文化産業發展過程中要注意扶持民營企業。如果忽略了民營企業的發展,也可能會帶來很大的缺憾。他&&,文化産品的開發要尊重文化的發展規律,上市要遵循股市的資本運作規律,要建立透明體制和運作機制,強調收入率和回報率,時刻關心投資者的利益保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京冀共建跨區域文化産業示範區 2012-03-05
文化産業倍增計劃發布 演藝動漫等11行業重點發展 2012-02-28
十二五期間工行文化産業年均新增貸款將不低於200億元 2012-02-08
文化産業發展呈現“媒介融合”“強調互動”兩大特徵 2012-01-31
特色文化産業迎來黃金機遇期 2011-12-21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