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觀國際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移動互聯網浪潮加速了全球IT、電信産業大重組,為中國企業帶來國際化機遇,但當前國産手機品牌海外進程喜憂參半。 易觀國際分析師王穎認為,當前國産手機品牌海外市場表現主要有四大特點: 首先,拓展海外市場的品牌增多。聯想依靠集團優勢,在國際市場表現突出;傳統設備廠商如中興、華為,在海外尋求與當地運營商的合作,銷量提升較快;酷派等則瞄準新興市場,打造自主品牌。 其次,多以新興市場為主要戰場。智能機時代來臨,老牌國際手機品牌在高端市場競爭激烈,對新興市場的戰略空白給國産手機品牌帶來機會,國內的生産和研發成本相對較低,新興市場成為國産手機品牌出征海外的必爭之地。 第三,尋求與當地運營商合作成為首選。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通訊設備商一邊幫助海外新興市場的運營商搭建3G網絡,一邊依靠雙方良好的合作關係銷售定制終端。 第四,國産手機品牌前期以中低端産品上量為主,現期以打造品牌形象為主,開始涉足高端市場。 王穎認為,目前,國産手機品牌與國際品牌還以價格戰為主,産品方面由於同質化缺乏創新,很難獲得突破。國産手機品牌拓展海外市場面臨的壓力進一步凸顯,表現如下: 第一,在Android手機市場上,國際品牌仍然佔據優勢。相比三星、HTC、摩托羅拉、索愛推出大量高中低端機型,國産手機品牌仍缺乏能與之抗衡的品牌優勢、技術優勢、渠道優勢。 第二,專利技術不足,自主研發能力欠缺。大量國産手機企業由於在功能機時代放棄了自主研發,大量採用MTK等公司的一整套解決方案,導致自身研發能力衰退,因此在面對Android智能機巨大市場機會的時候,有些不知所措。 第三,拓展海外市場,本土化能力不足。海外手機市場結構與國內差異較大,如何處理好和當地運營商的關係成為國産手機品牌必須面臨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