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下調,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影響?
2012-03-07   作者:記者 尹曉宇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目標調低到7.5%,8年來首次低於8%。在這種狀況下,工作會不會更難找?工資還有希望再漲麼?收入差距能再小點兒麼?

    服務業裏找機會

    GDP增速下調,工作會不會更難找了?
    根據測算,在中國,GDP每增長1%,將帶動120萬到130萬的就業,而今年的新增就業目標仍是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從歷史經驗看,只要增速不低於7.5%,就不會影響今年新增900萬人就業的目標。
    他解釋,調低GDP,有利於減小執行上的壓力,有利於促進經濟結構調整,而如果第三産業能發展起來,也是吸收就業的蓄水池。根據這幾年的經驗,每年的GDP實際增速都高於預期目標,因此經濟增速實際結果很可能會高於7.5%。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張翼對此保持了審慎的樂觀。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在目前國際經濟形勢並不樂觀的情況下,下調GDP確實為就業目標的實現造成一定的壓力,但也要看到,目前雖然東部GDP的增幅降下來了,但中西部這兩年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可吸納大量勞動力。同時,要保證就業目標的實現,還可以在服務業等能吸收就業的第三産業上多下功夫。
    此外,張翼還&&,如果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繼續提高,尤其是農村群眾收入保持持續的增長,通貨膨脹率控制在4%以內,居民生活水平質量的提高仍是可期的,否則,中下層居民的生活質量則有較大下行的風險。

    工資需穩漲減稅要先行

    2011年,全國24個省份年內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22%。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地提出,應完善工資制度,建立
    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穩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工資正常的增長機制,最重要的是把企業工人涵蓋進去了,而不是通常的公務員才有的正常增長。”張翼&&。
    漲工資着力點還是要落實在“提低”上,即明顯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把重點放在一線生産職工的工資增長上。蘇海南告訴記者,這些職工所在的行業往往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因此,工資的增長要建立在企業勞動生産率提高的基礎上。為此,國家相關部門要繼續減輕企業稅負,幫助這些企業進行産業升級,使勞動報酬增長與勞動生産率提高同步。
    談到擴大廣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蘇海南&&,並不是單單靠減稅就可以完成的,這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措施。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擴大是與産業結構的升級、中高級職業數量增加和人力資源素質整體提升等是&&在一起的,如果勞動力仍集中在低端價值鏈上,擴大中等收入是難以取得好效果的。
    “高收入行業多是壟斷行業,當下稅收政策並不能形成對其工資過快增長的制約。建議政府對壟斷行業的工資特別是管理層的收入要形成一定比例的控制範圍。其次,對於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也建議再次提高。”張翼&&。

    全民共享公共資源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還首次提出了建立公共資源出讓收益的全民共享機制,並重申要增加居民的財産性收入。
    蘇海南&&,該機制是實現公平分配和合理調整分配關係的重要途徑。通過土地流轉、礦産資源類開採權轉讓等所獲得的收益,應該用於民生建設,健全社會保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
    張翼&&,以往提財産性收入會比較多的指股市、房産租售的收入,而從報告全文來看,此處也包含了農民在土地流轉中獲得的收益,這些對於增加農民收入無疑都是有益的。
    蘇海南強調,在土地這項公共資源的出讓中要考慮到土地流轉後的增值,對土地的流轉價格進行前瞻性評估以合理定價,今後的增值收益也應用於民生建設,由包括農民在內的老百姓共享。
    2012年,中央財政已經按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的4%編制預算,2012年底前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這一項項指標都與民生相關。今年,我們的日子是否能變得更好,更多地在於政府的執行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GDP不再“保八”的市場機遇 2012-03-07
今年GDP目標7.5% CPI控制在4%左右 2012-03-05
我國GDP預期增長目標八年來首次低於8% 2012-03-05
GDP含金量為政府注入執政新理念 2012-03-01
經濟總量較大省份GDP增速明顯下滑 2012-03-01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