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觀察文字稿-兩會特別節目:“增長”與“增收”總理怎麼説?
|
|
|
|
|
|
| |
解説:經濟增長目標8年來首次破8,中國經濟是否要放慢腳步?降速換檔、升級轉型,中國經濟如何走好關鍵一步?《今日觀察》兩會特別節目,國務院參事研究員姚景源為您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主持人(陳偉鴻):歡迎收看《今日觀察》兩會特別節目。今天最受關注的無疑是溫家寶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在這份報告當中,對過去一年的中國經濟作出了怎樣的總結;在這一年,也就是本屆政府任期的最後一年當中,對於中國經濟又做出了什麼樣的規劃?今天節目當中,我們特別邀請到了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姚景源先生,以及我們的評論員馬光遠和大家一塊來做一個解讀。 首先我們就來關注一下溫家寶總理在今天上午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到了哪些關鍵詞。 解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預期目標是7.5%。這是2005年以來,中國首次調低GDP增速預期目標。 溫家寶(國務院總理):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産總值增長7.5%;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左右;進出口總額增長10%左右,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改善。同時,要在産業結構調整、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和經濟增長保持同步。 解説:溫家寶&&,這裡需要着重説明的是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目標略微調低,主要是與“十二五”規劃目標逐步銜接,引導各方面把工作着力點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來,以利於實現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發展。 倪永培(人大代表):現在提出“穩中求進”,把國民經濟增速調整下來,在優化結構、提高質量、提高效益上,這是非常正確的。我們國家總的來説,人口眾多,很多的企業還是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我覺得我們這些傳統的企業,一定要新型化,要提高我們內在的科技含量,提高我們的機械化自動化水平。 王君正(人大代表):對於我們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是一個我們工作的重點。各地發展的情況不一樣,像西部地區過去發展的基礎弱一些,可能經濟發展的速度相對要高一些,但是不論在速度高、還是速度低,更重要的是加快優勢産業的培育,培育自主産業,培育經濟的核心競爭力。 解説:受歐美債務危機進一步蔓延,國內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等影響,中國經濟增速正逐步回落。2011年第一季度,增速為9.7%,第四季度為8.9%,從今年以來的情況看,回落勢頭仍在延續。 但從近年來中國經濟實際增速看,均大大高於年初的預定目標。2009年中國經濟遭遇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提出“保八”,實際增速為9.2%,2010年的實際增速為10.4%,2011年的實際增速為9.2%。 主持人:在今天上午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其中有很多的關鍵詞都是非常牽引大家關注目光的,但我想對於我們在座的這兩位嘉賓而言,肯定數字是最敏感的,今天上午我們注意到有這樣兩個數字,一個是9.2%,這是我們去年中國經濟的一個增速。 再一個就是7.5%,這是對今年的經濟增速我們做出的一個目標,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説7.5%這個數字會有一些特別的意味在裏面,二位怎麼來看這個數字? 姚景源(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剛才我一直在和光遠同志我們兩個在聊,就是説,大家知道我們從2005年開始,我們每一年的經濟增長的目標都是8%。 主持人:從來沒低於8%,但今天我們看到一個7.5%,大家就有點疑惑。 姚景源:我們兩個人當時談我們的一致意見是這樣,就是説,我們還是要回過頭來看當初我們為什麼確定8%,這個為什麼我們2005年以來把整個經濟增長的目標都確定在8%呢,因為我們當時總理也講過,就是我們要給大家一個信號,告訴大家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到了今天,我們經濟增長當中的主要矛盾和問題不是速度問題,是增長質量和效益問題。 主持人:對。 姚景源:所以我們要把經濟工作的着力點放到結構調整增長方式的轉變,放到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來,但是剛才光遠談這個問題,雖然我們2005年以來,年年是8%,但是沒有一年低於9%。 主持人:對,從來都是遠遠超過我們最初設定的目標,但是這次不一樣,連續8年來我們自己第一次提出了一個低於8%的一個增長速度。 馬光遠(財經頻道評論員):對,特別我們看到就説,剛才姚老師講就説,事實上8年以來,我們整個都在9%以上,包括2009年、2010年,我們特別困難的時候,2010年我們甚至在10%以上。 姚景源:2007年我們是14%的速度。 馬光遠:14%,對。 主持人:這樣一比,老百姓也會有這樣一個直覺説,是不是意味着我們從今年開始,我們經濟要減速了,有這樣一個含義在裏面嗎? 馬光遠:事實上在“十二五”期間,我們對整個“十二五”的一個規劃,經濟增長速度就是7%,那麼再加上從今年整個來講的話,一方面當然是總理也講了,跟“十二五”我們整體的這麼一個規劃,經濟增速的規劃逐漸的來接軌,我們適當的把我們速度降下來,適當的增加我們對低速增長的容忍度,我想對於中國經濟不僅僅對2012年來講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 而且對於整個“十二五”來講,我們能不能奠定一個,包括我們的官員的觀念裏邊,我們老百姓的接受度裏邊,我們能不能奠定一個低速,但是高效、高質量… 主持人:高質量,對。 馬光遠:可持續增長的這麼一個格局,這麼一個主旋律,我想今年的7.5%,也許能給我們從觀念上,從整個我們這种經濟發展速度的這種依賴方面,能給我們重新定一個調子。 姚景源:剛才光遠講得,我覺得他講得很清晰,就是説我們2005年以來,我們把整個經濟增長的目標,確定為8%。 主持人:對。 姚景源:我們的目的是告訴大家,我們要把經濟工作的着力點放到增長的效益和質量上來,但是看起來我們回過頭來看,我們這幾年,我們每一年都是9%以上,這個經濟增長速度過快、甚至過熱,它使我們一再的貽誤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的這種轉變的時機和機遇。 主持人:我們就過多的注重了速度,而忽略了質量和效益。 姚景源:所以現在我們把目標,我們2005年以來一直的8%,我們這次把它調到7.5%。什麼意思呢?我覺得第一,就是要給我們全社會給我們各級領導幹部,給我們的企業家一個強烈的信號。 主持人:對。 姚景源:就是説,我們一定要把工作的着力點放到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去。 主持人:這也表明我們這次決心很大。 姚景源:決心大,決心大。 馬光遠:對,而且7.5%,大家現在感覺跟我們以往的速度比,可能覺得慢一點。 主持人:降下來了。 馬光遠:但是要真正的説,把7.5%做成一個非常高質量的7.5%,做成一個效益高、結構好,老百姓能夠得到更多實惠的7.5%,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主持人:之前跟姚總在聊天的時候,姚總説,任何一個經濟現象,其實你都可以在汽車的行為當中,找到一個對應。 所以我剛才我也想到説,我們現在主動的調低經濟增速,特別像開車過程當中的一個換檔,你比如説,你要開手動檔的車,你想要開快的話,不是説拼命加油門,而是説你得腳得先松開,放一點油門,這樣才有可能換到更高檔。 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我不知道二位如何來解讀這個動作,對中國經濟而言,我們松開油門要換檔的這一刻,我們有哪些特別關鍵的步驟要做? 馬光遠:我覺得就是真正的是這樣,我們前幾年可能,包括現在,我們很多時候對於中國經濟的速度,我的感覺就是有些情況下,我們真的有點勉為其難了,你比如説,我們環境的壓力,我們資源的壓力,我們大宗商品等等的一系列。 主持人:我們一路踩着油門呼嘯而過。 馬光遠:我們沒辦法,但是我們拼命的踩着油門。 主持人:對。 馬光遠:似乎跑得很吃力,似乎跑得很快,但是這種速度本身是一個低層次的,低檔次的速度,自身不輕鬆,藍黃還很高。 主持人:對,問題在於很多人捨不得松開踩着油門的腳。 馬光遠:所以我們講就説這個容忍度,以前我們的官員也好,我們的老百姓也好,我們的整個經濟也好,我們只習慣於跑得快。 主持人:對。 馬光遠:這是我們的一個習慣,但是等慢下來以後,大家很擔心,你比如説前幾年,我們老是講説,中國經濟要是低於8%的話,那是很大很大的一件事,那麼現在如果我們調到7.5%,我們假定一下的話,調到7.5%以後,我們有一個比較好的結構,有一個比較好的一個産業,有一個比較舒服的這種比較合理的這種分配的話,那麼事實上即使我們速度比較低,但是大家會很舒服,也就説我們經常講的這種對於社會來講,對於公眾來講,對於國家來講,你整個幸福指數是不一樣的。 所以我覺得,最大的關鍵,就説我們如果真的要調低速度的話,最大的關鍵還是要轉變觀念。 主持人:你看説到轉變,我在總理的工作報告當中也找到了這樣的一句話,他對於調低經濟增長目標,做了一個非常好的一個詮釋,其實我們這個舉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引導各方面把工作着力點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以利於實現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發展,這樣的一個高要求,對現在而言,我們要做哪些準備? 姚景源:就是剛才光遠講,就是我們這個經濟如果把它比喻一部汽車的話,汽車在行駛當中,它的速度不是越快越好。 主持人:是。 姚景源:如果你速度過快你會産生很多問題,比如説安全問題,比如説能耗問題,比如説乘坐人的這種舒適,還是痛苦的問題。 主持人:有時候駕駛人還會出現疲勞駕駛的狀況。 姚景源:對,所以就是説,光遠講這些,我們要把它拿到經濟上,就是我們現在常講的我們經濟當中的問題,就是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 主持人:對。 姚景源:所以我們還是要解決這個問題,那麼把經濟增長速度讓它適度的回落,應當説是解決我們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很重要的一個科學的舉措了。 所以在這種狀況下,我們怎麼樣去科學的去把握中國經濟的發展,那麼我們如果説,我們在這個時候把速度適當的讓它往下調一點,這樣的話有助於我們平衡、協調和可持續。 主持人:這可能是我們大家期待當中的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一個真實的表現,我想對每個中國人來説,我們不僅僅關注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我們同樣也關注和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很多問題,比如説,我們的收入增長、我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那麼在現在我們面對經濟增速調整的情況之下,這一切的目標和訴求又如何得到體現和實現呢?在稍後的節目當中繼續我們的評論。 解説:4%的物價漲幅如何控制?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怎樣深入?控物價,促增長,此消彼漲,如何實現?《今日觀察》兩會特別節目,為您解讀。 主持人:歡迎各位繼續收看《今日觀察》兩會特別節目,在今年的兩會上收入和物價同樣也是一個引起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 解説:關於收入分配的改革,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造條件、增加居民財産性收入,建立公共資源出讓收益的全民共享機制。 溫家寶(國務院總理):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嚴格規範國有企業金融機構高管人員薪酬管理,擴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進機會公平,規範收入分配秩序,有效地保護合法收入,堅決取締非法收入,盡快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 解説:物價也是普遍受到關注的一個問題,溫家寶總理在報告中提出,今年力爭將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左右。 溫家寶:這是關係群眾利益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點工作,要在有效實施宏觀經濟政策,管好貨幣信貸總量,促進社會總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礎上,搞好價格調控,防止物價反彈。 解説:收入和溫家問題,也是代表們普遍關心的問題。 李忠軍(人大代表):我是來自基層的代表,在農村調研時,使農民能增收,這個難度很大,現在生産資料價格在上漲,柴油、生産資料、化肥、種子,這個價格陸續在上漲,怎麼使農民能增收,這個非常難。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中央財政對三農服務,繼續加大(投入)1800多億來增加農民的收入,這樣怎麼使農民增收和穩定糧食市場價格給個很好的信號,這樣能提高種糧農民的積極性。 主持人:説到收入和物價,其實不僅僅這是兩會上的一個熱點問題,在我們收到網友的觀點當中,也體現的很多,我們來看這位新浪微博上的署名“家在清風雅雨間”的朋友,他説,“目前大家通常的感受就是口袋裏面的錢越來越不頂事了,去超市100元買不到什麼,可是工資的增長幅度卻很難高過CPI的增長。呼籲切實關心民生問題,提高廣大人民的幸福指數。” 前兩天,我一個朋友在微博上,他發説,“其實我現在準備開始減肥了,我準備只吃西紅柿和黃瓜,可是一到菜場一看,西紅柿和黃瓜的價錢,遠遠超過了我的想象,這年頭,減肥都沒那麼容易了。” 所以大家對於這個收入,對於物價的確關注非常多,在今年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這兩個關鍵詞“收入分配”、“居民消費價格”同樣牽動人心。你們對這問題有什麼樣的看法? 姚景源:總理在報告當中,我們把今年物價上漲總水平,我們要把它控制在4%以內,那麼大家知道我們去年也是4%,但是去年我們沒有實現工作目標,我們是5.4%。 物價問題是關係着千家萬戶,我是講特別是我們這個現在通貨膨脹有一個結構性特徵,就是説我們現在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它更多的是體現為食品價格,就是肉禽蛋菜,比如説我們食品價格和肉禽蛋菜上漲的幅度,它基本上是推高了物價總水平,佔了百分之六七十。 主持人:就像那網友説的,拿100塊錢到菜場轉一圈,不太頂事了。 姚景源:對,所以這種狀況,我是講我們物價問題,大家不要把它單單看成是經濟問題,它事關民生,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 主持人:這個過程當中,大家的訴求是一樣的,我們希望自己的收入能夠提高一點,物價能夠盡快地往下降一點,但現在當面對着經濟增速調整,我們放緩自己的經濟增速的時候,這樣的兩個訴求還能得到很好的保證嗎? 馬光遠:經濟增速的下調不等於收入的下調,我們把速度降下來,我們的目的是讓大家的收入上去,我們有一個好的增長質量,這個好的增長質量裏邊,其中有一個指標就是衡量你的收入分配問題。 主持人:對。 馬光遠:所以這個在我們的整個報告裏邊,你要是仔細看它的結構的時候,你會發現,關於收入分配的問題,總理既在民生領域講,包括農業領域,包括提高我們扶貧的點,而且在改革的問題裏邊講。也就説從總體來講,我們的收入分配問題,本身是一個改革問題。 所以我覺得今年對於收入分配來講,咱們一方面當然要保持物價的一個穩定,那麼再一個就在收入分配上,這個“破局”上來講的話,我覺得最根本的還是一個是在國與民之間,我們去年財政收入是百分之二十四點幾,遠遠的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 所以我覺得這個上面那麼實現我們兩個同步,怎麼樣來在2012年我們有一個很好的一個起步,我覺得這是最關鍵的。 主持人:你剛才強調的財富在國和民之間的這種分配,在我們網友當中也有很多的共鳴,我們再來看一位來自新浪微博上“夢在飛翔”這位網友的觀點,他説:“國富民強”使得國有資産迅速的膨脹,可老百姓的錢包卻跟不上國有資産的膨脹,應該實行藏富於民,“民富國強”使老百姓都富裕起來了,國家才能強大。 其實剛才光遠特別提到説,我們要“破局”收入分配製度,但是這個目標如何能夠真正的得到實現,現在有沒有一些舉措? 姚景源:我覺得就是光遠剛才講的,就是要用改革的辦法,怎麼改革呢,我們這次兩會代表和委員們都提了一個,很多人講這樣意見,比如説我們現在看,大家知道國民收入就是分三大塊:政府一塊、企業一塊、城鄉居民一塊。 那麼我們看這三塊,我們政府的財政收入,我們去年是超過10萬億,增長速度20%多,企業利潤增長速度也是這麼高,就是我們城鄉居民收入,就是10%左右這樣一個增長。 那麼顯然的話,就是説,改革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光遠講的破局,我覺得就是應該把政府這一塊,把它切出來,拿過來放到城鄉居民收入,因為你重新切,做大蛋糕是一個方法,但是做大蛋糕它來的慢,重新切蛋糕快,它快,而且重新切蛋糕,它不涉及到發票子,它又不會導致通貨膨脹。 但是難題在哪呢,難題就是你要是把政府這塊切出一塊放到我們城鄉居民收入以來,但是我們現在各級政府,我們都承擔了那麼多的事情要辦。 所以它辦那麼多的事情,沒有錢又不行,那怎麼辦呢,我覺得就是要把我們光遠説這個改革,説這個“破局”我覺得就是要把我們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和轉變我們政府的職能把它緊緊地結合起來。 主持人:一塊蛋糕如何來切,如何讓更多的人都能夠從中受益,我覺得這對於政府來説,同樣是考驗自己執政能力的一個關鍵時刻。稍後的節目,繼續關注我們《今日觀察》兩會特別節目。 主持人:歡迎回到現場,這裡是《今日觀察》的兩會特別節目,剛才我們和兩位評論員一起關注了增長,我們也關注了增收,其實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一定還有很多的亮點是你們的關注,來,我們聽一聽。 馬光遠:我覺得因為提到增收問題的話,當然有兩種做法,一個是加法,一個是減法。那麼提到減法的話,我們現在其實總理在報告裏邊也特別提到一個結構性減稅的問題,我們這兩年事實上我們關注到財政收入增長過快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整個稅制結構可能面臨一個真正的徹底的一個調整問題。 所以今年能不能在結構性減稅,在去年的比如説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提高等等的基礎上,包括我們的增值稅,包括我們的營業稅,包括對於小微企業的這種稅負減負,能有個大幅度的進步,這是我非常期待。 姚景源:我覺得做好今年的工作就是增收和增長,那麼最關聯的就是消費,就是説,只有我們把消費對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拉動力讓它真正能成為第一位,那麼顯然,你要想擴大消費,就要讓消費者有錢,那麼增加大家的收入,就成為擴大消費的一個重要前提,那麼你要讓大家擴大消費,除了增收以外你還要穩住物價,物價下來了,那我們的購買力增加了,又回過頭來也能夠使消費對經濟增長有更大的拉動。 主持人:就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了。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