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融:國企民企應良性競爭 需鼓勁非拆&
2012-03-05   作者:證券時報兩會報道組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現在需要的是鼓勁,不是拆&,企業之間沒那麼多矛盾。” 全國政協委員、國資委前主任李榮融&&,企業無論大小,國有還是私營,各方着眼點應該在於提高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李榮融昨日參加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小組討論會時,針對“國進民退”的觀點做出上述&&。

  國進民退乃無稽之談

  李榮融&&,近年國有企業取得的成就,應分清楚是深化改革得來的,還是政策保護的結果。同時更應該厘清一點,近年民營企業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國有企業。
  他舉一組數據加以説明:1998年到2010年,國有企業戶數佔比從39%下降到現在的4.5%;資産總額佔比從68.8%下降到現在的41.78%;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從52%下降到27.8%;利潤總額佔比從36%下降到27.8%;從業人數原來佔60.5%,但現在是19.2%。
  李榮融&&,國有在進,民營也在進,而且民營進得更快。“沒必要去搞針對論,非要説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矛盾,大家不是敵人。”
  李榮融將兩者形容成科比與湖人隊之間的關係,稱兩者都是中國的企業,組成同一支代表隊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國有企業背後有大量中小企業的支撐,中小企業對應很多業務也來自於國有企業,雙方是彼此合作,同時又良性競爭。
  “可以歸結於三句話:經驗共同分享,教訓共同汲取,競爭共同提高。”李榮融&&。

  反對以改革為藉口搞私有化

  對於國有企業現狀,李榮融認為,國有資産管理體制還需要深化改革,不是到此為止,現在最着急的是公司治理結構。
  另外,不能以改革的藉口搞國有企業私有化,避免重蹈東歐、俄羅斯休克療法的覆轍,犧牲國家利益造就一批富豪。“這麼多年實踐證明,我國公有制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多种經濟並存發展,已經贏得了這麼高的經濟增速,為什麼現在還要自己否定自己?”
  李榮融進一步&&,“我們這種速度發展,令美國感到壓力,他們最希望看到中國出現東歐那樣的狀況。因為無論是大中小企業,國有還是非國有,共同的目標就是努力把中國的競爭力提高。”

  民營企業應幫到點子上

  李榮融認為,現在對於扶持民營中小企業,各方是“喊得多、真正幫得少”,而且幫也沒幫到點子上。“如果國務院任命我當民營企業主任,我一定當好!”
  他指出,民營企業存在四個不足:一是信息不足,各級國資委和國有企業經常開會傳達經濟形勢,世界形勢,民營企業沒這個渠道;二是信用不足,現在銀行放貸利率是根據企業信用等級,信用等級低當然資金成本高,像三九胃泰、上海華源這樣做得不好的國有企業一樣垮掉,很多國有企業經歷過這麼一段歷史積累,而民營企業普遍在這方面欠缺;三是培訓學習不足,現在國企每年都組織很多學習,領導素質普遍提高,民營企業沒人組織學習;四是遇到困難時幫助不足,國企、央企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各級國資委都會幫忙,像十大軍工企業歷史上都是困難戶,用民品補軍品,若沒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很難有今天的發展。對比最近浙江幾家企業倒閉,都是流動資金出了點問題,其實幫一下就過去了,但沒有一個“委員會”來協調。
  “對私企的發展更要幫到點子上。”李榮融&&。首先,政府機構設置上要改,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信息應該走出國資委,面向各種所有制企業服務,“信息給準了,它就活了”。其次,明確政府定位,減少對民營企業的直接影響干預,該放就放,減少審批。第三,鼓勵企業創新固然必要,但要搞明白方向,要有的放矢,像柯達、愛立信、諾基亞每年在創新上花了不少錢,同樣在競爭中落於下風,國內企業要吸取這方面的經驗教訓。另外,政府在規則制定上也應該多聽取民營企業的意見,這樣才能對任何所有制企業都是公正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李榮融:航空及出口企業明年將遇嚴峻挑戰 2011-12-22
特別貢獻獎•人物 李榮融(中)
特別貢獻獎•城市 昆山市(昆山市委書記管愛國上&領獎)(右)
頒獎嘉賓 新華社副社長兼常務副總編輯周樹春(左)
2011-01-28
李榮融任政協經濟委副主任 2010-10-22
李榮融的壟斷有功是局部真理 2010-09-17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