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重啟IPO 盲目求規模同質化問題嚴重
2012-03-01   作者:記者 李立群 方迎定  來源:財經國家周刊
 

    時隔四年,城市商業銀行IPO再現曙光。
    12月1日,銀監會監管二部處長張海川在第九屆中小企業融資論壇上&&,城商行上市能夠改善其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水平,銀監會一直持積極支持態度。
    這被解讀為城商行IPO再開閘的積極信號。
    據《財經國家周刊》獲悉,目前已經上報證監會審核的城商行有6家,且大部分已報會一年以上。
    在國家積極向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傾斜的政策明朗後,定位於“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和服務城市居民”的城商行迎來發展先機。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王曙光認為,由於城商行在地方上擁有廣泛的服務網絡,在小微貸款流程、風險控制面具備一定經驗,加之有相關人力資源儲備,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有顯著優勢。
    但在先機背後,147家城商行依然面臨同質化、盲目異地擴張等諸多問題,即使在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戰場上,等待城商行也將是一場群雄逐鹿的競爭。

    6城商行衝刺IPO

    2007年,寧波銀行、南京銀行以及北京銀行相繼IPO上市,揭開了城商行第一輪上市潮。
    但隨着上市後引發的“娃娃股東”、“造富”等質疑,證監會隨後擱置了城商行上市。
    2010年9月,財政部聯合一行三會&&了《關於規範金融企業內部職工持股通知》(以下簡稱97號文),對城商行等商業銀行內部職工持股進行規範。
    97號文給城商行等金融機構上市帶來新的契機。
    2011年12月1日,張海川在第九屆中小企業融資論壇上的表態,讓城商行看到了上市曙光。
    據《財經國家周刊》獨家獲悉,目前上報證監會的城商行有6家,分別是重慶銀行、東莞銀行、杭州銀行、盛京銀行、上海銀行和大連銀行。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共有各類商業銀行249家(含85家農村商業銀行),其中5家大型商業銀行已全部上市,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已有9家上市,而147家城市商業銀行僅有3家上市。
    深交所的報告顯示,在147家城商行中,43家為農村商業銀行,按首發規模4億股以下在中小板上市的原則,90%以上的城商行、農商行將適合在中小板上市。
    根據材料,在審的商業銀行中,資本充足率都超過了8%,盈利規模方面,上海銀行為最,凈利潤達到50億元。大連銀行發行前總股本最高,達到41億元。6家城商行的不良貸款比例較低,都低於5%的國際通用標準,其中重慶銀行不良貸款比例僅0.36%。
    張海川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採訪時&&,銀監會不會對城商行上市設定規模限制,主要強調特色化、差異化。但城商行能否上市,什麼時候上市,最終還是要看證監會的標準怎麼定。
    據悉,證監會正在醞釀城商行上市的具體標準。有一種説法稱,目前證監會擬規定城商行資産規模需達到1000億元才能申請上市。這比之前坊間流傳的700億門檻又提高不少。
    目前,全國147家城商行資産大約10萬億元,平均每家城商行的資産為680億元,未達上市門檻。

    小微企業契機

    對於城商行來説,上市後可以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增厚城商行資本金,加大銀行競爭力。
    同時在搶佔小微企業的業務中可以佔得先機。
    2011年10月,國務院研究確定了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國九條”。
    12天后,銀監會&&了《關於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補充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重點加大對單戶授信總額500萬元(含)以下小型微型企業的信貸支持,並明確了小微企業金融債可以扣減存貸比的新規,同時提出“兩個不低於”,即小企業信貸增量不低於去年同期增量,增速不低於企業貸款平均增速。
    據悉,在中小企業服務中拓荒較早的包商銀行、泰隆銀行在2011年陸續推出了一系列針對性産品。
    起步稍晚的城商行也在快馬加鞭。“我們正在籌建小企業服務中心。”晉商銀行微小企業金融部總經理李愛虎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説。
    晉商銀行微小企業金融部成立於2010年10月份,客戶多為個體工商戶,一般銷售收入在1000萬元以下。截至2011年11月底,該金融部累計貸款3.2億元,擁有客戶1032戶。“2011年年底能達到1200多戶,2012年我們預計新增客戶2000多戶。”李愛虎稱。
    銀監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9月末,全國城商行貸款餘額4.17萬億元,其中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超過1.6億元,佔全部企業貸款的51.71%,同比增長43.69%,比全部貸款平均增速高20.99個百分點。
    晉城銀行副董事長謝振山認為,對於城商行來説,服務小微企業是一個重要契機。
    業內人士也指出,小微企業貸款政策很可能是一個催化劑和推動因素,城商行在政策要求下,未來對自身的定位將進一步清晰。在147家城商行中,將會有進一步的分層,其中不乏形成一些規模較大的銀行,同時一些小規模的城商行將會下沉,定位更為草根。
    “在産品尋求差異化難度較大的當前,為小微企業提供貼身、貼心的服務,維持好核心存款,簡化業務手續,確實為客戶帶來方便也是城商行競爭的一個重要方面。”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王曙光指出。

    同質化壓力

    儘管城商行積極布局小微企業,但王曙光指出各地城商行千差萬別,有些銀行確實把小微企業看做為戰略重點,而有一部分城商行並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沒有核心的優質客戶,産品缺乏創新,在農信社、小額貸款公司、股份制銀行的衝擊下,處境很尷尬。
    而且當前一些國有大行也開始爭搶中小企業的蛋糕。
    工行的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9月底,工行小企業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加了1747億元,同比多增585億元,增幅達37%。另外的中行、交行、農行、民生、以及中信銀行都推出了針對性服務措施。
    在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紛紛參與的背景下,許多城商行人士&&出了一定壓力。
    “城商行一般靠關係拉存款,現在很多大中型銀行利用供應鏈優勢對核心企業上下游的供應商、採購商、生産商進行融資,比如民生銀行的汽車供應鏈就能帶來一千多個客戶。”浙江民泰商業銀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孫天宏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説。
    一位城商行人士向記者透露,競爭加劇會有一定的壓力,但最大的問題是,城商行和大銀行存在同質化競爭,導致互相打價格戰,降低利率等等,削弱銀行收益。
    除了日益增多的競爭對手,城商行還要承擔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壓力以及潛在風險。
    相比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存在數據難蒐集,信息不對稱等問題,特別是個體工商戶“無賬本”現象普遍存在。同時小微企業抵抗政策風險和市場風險較弱,加之其業務具有“短、頻、快”等特點,面臨的總體風險和壓力較高。
    一位不願具名的城商行人士&&,在微貸業務起步階段,由於風險大,前期不掙錢等因素,一些城商行內部反對的聲音也很多。
    “做微貸有個投入階段,用人比較多,還需要培訓,加上辦公費,開始基本不盈利。另外,雖然小微貸利率高,但放貸額度小,成本高,這也是大銀行不願意做的原因。”李愛虎對記者説。
    長期關注城商行發展的業內專家張吉光曾撰文指出,同質化發展道路雖然可以令城商行在短期內實現快速發展、迅速做大規模,獲得不錯的收益;但從長期來看,隨着我國多層次銀行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金字塔式客戶結構和市場分層的逐步形成,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將是城商行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
    事實上,在快速發展的衝動下,城商行往往走進了小而全、盲目追求規模的誤區,跨區域發展、同質化競爭一直頗受詬病,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城商行IPO的主要障礙之一。
    “因為同質化是銀行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上市的這些銀行也具有同質化,所以我們希望加上特色。”張海川稱。

    (原文發布於2011年12月26日)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14家城商行交上市申請 成功上市需越過兩大阻礙 2012-03-01
城商行IPO“破冰”沒有時間表 難有明顯進展 2012-02-29
監管層冷處理城商行IPO 上半年機會不大 2012-02-29
城商行IPO潮催熱股權信託 城商行股權估價明顯高 2012-02-28
上市預期漸濃 城商行股權質押率走高 2012-02-24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