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網民:公車用自主品牌將産生雙贏效果
2012-02-28   作者:記者 張松/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據媒體報道,工信部近日公布了《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徵求意見稿)》,目錄上400多款候選車型全部為自主品牌産品。對此,有網民認為,公車改革的最終目的是杜絕浪費、厲行節約,構建節約型社會,工信部的“徵求意見稿”朝這個方向邁出了可喜的一步。還有網民認為,無論是推進公車改革,還是鼓勵自主品牌發展,公務用車選用自主品牌産品都具有積極意義,但要把這一政策落到實處,還需要建立健全長效的監督約束機制。

  公車採購自主品牌獲支持

  很多網民認為,無論鼓勵自主品牌發展,還是推進公車改革,公務用車選用自主品牌産品都具有積極意義。
  有網民認為,黨政機關採購自主品牌産品作為公務用車,不僅有利於拉動自主品牌銷量,更多在於“示範意義”。這個“示範意義”會讓國人為自主品牌而自豪。
  齊魯網署名殷建光的文章認為,公務車採用自主品牌,一是體現了支持本國産業的責任,對全民有帶動作用,對企業有激勵作用,對社會有示範作用,對市場有廣告作用。二是有利於自主品牌更好的提升質量,自主品牌進入黨政機關就是對質量的一種督促,必然有利於産品質量的提升;三是有利於節約公款,自主品牌的産品相對於外來産品,價格要低一些,這樣,可以把錢更多的用在社會公益事業上。
  署名王石川的評論認為,合資品牌基本無緣2012年度公車採購,這是令人快慰的好消息。《政府採購法》第十條明確規定:政府採購應當採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而《汽車産業調整振興規劃》也曾明確提出,鼓勵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從2009年開始,公務用車自主品牌不得低於50%,自主新能源汽車,政府部門更要優先採購。當然,法律並未規定公車完全國産化,但合資品牌基本無緣2012年度公車採購,確實超出公眾預期。

  公車改革邁出的可喜一步

  有網民認為,公務車採購以前追求豪華或超標準配備,盲目追求外資品牌,有負面影響。指定公務車的採購標準,並將自主品牌列入其中,可以扭轉現在公務車消費當中的不正之風。
  荊楚網署名於文軍的文章認為,公車改革的最終目的是杜絕浪費、厲行節約,構建節約型社會。工信部的“徵求意見稿”朝這個方向邁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光靠中央機關示範是不夠的,關鍵是地方及其它不在目錄中的單位也能積極跟進,這就要建立健全長效的監督約束機制。
  有評論認為,公車國産化政策雖好,但關鍵還要看如何落實。一方面,如果監督不到位,問責措施不配套,基於經驗,總會有一些地方在公車採購時迷戀洋品牌轎車。另一方面還需要提防“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還有網民認為,徹底整治公車消費亂象,僅靠限制公務車的品牌和價格是遠遠不夠的。地方政府部門除了對公務車採取必要的限製品牌和價格外,更重要的是大力壓縮、直接減少公務車的數量。

  自主品牌還須自強

  有網民指出,政策傾斜絕非自主品牌一勞永逸的“花轎”。自主品牌與其呼籲更多扶持,不如在保護期內抓緊苦練內功,用自己的腳走出未來之路。
  有網民&&,公務員用車的市場畢竟是有限的,沒聽説世界那些大名鼎鼎的汽車廠家是靠公務員用車發展起來的。誠然,有許多國家亦宣布其公務員用車必須用本國産的,但基本上都是發達國家,其自産的轎車也都是世界一流的。公車採購只是有關部門的雪中送炭,並不能成為自主品牌裹足不前的“安樂窩”。
  有評論認為,政策雖好,但自主品牌車企們面對公務車採購市場藍海,依然任重道遠。其一,早前多年形成的高檔汽車消費習慣,一朝降為1.8L以下的低端車,公務車採購部門恐怕得有一個適應過程,而在這個適應過程中,2012年的公務車市場銷量勢必會受到影響。其二,與奧迪、大眾等合資高端汽車相比,國內自主品牌汽車在外觀、性能、安全、操控、配置、舒適度等方面顯然存在不小差距,怎樣讓採購者認同自主品牌,並在10多家企業400多款競爭産品中選擇自己的車型作為公車採購對象,對每一個自主車企來説都是一項必須全力以赴、充分應對的課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公車限行“舊聞”成“新聞”背後的民意 2012-02-09
公車採購不能只盯紅旗上海 2012-02-09
節能減排:公車帶頭 私家車是大頭 2012-02-09
公車尾號限行能走多遠 2012-02-08
公車“限行”不如乾脆賣掉 2012-02-08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