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瘋漲,讓蘋果 (AAPL.US)的股價衝上500美元大關。當然,
500美元不足以讓蘋果成為美股最高價股,姑且不説巴菲特掌舵目前價格高企於11萬美元以上的伯爾希克哈撒韋,即使是科技股中曾經的焦點谷歌
(GOOG.US)目前股價也在600美元之上。
與美股相比,
A股顯然對高價股有點敬而遠之的味道,撇開A股早期,中國船舶於2007年10月11日創下的300元整數價依然未曾打破,而今時今日A股股價在100元以上的也不過貴州茅&和洋河股份兩家,絕大多數A股會選擇通過送轉股的方式來
“拆股”,降低股價。為何A股對高股價望而卻步,而美股卻無此心理病呢?只能説這是美股發展歷史和交易制度下的結果。
道琼斯指數以高價為美
談及股票指數,最著名的當然是道琼斯工業平均指數。作為一個誕生於1896年的指數,相比S&P500指數這樣的現代指數,其一個重要的特色就是以股價為權重。當然,考慮到1896年還沒有計算機,手工計算是一件工作量極大的事情,所以沒有採用市值加權而是採用股價加權也就可以理解了——這意味着只需要將所有成分股股價相加即可計算指數。
正是這種獨特的權重計算方法,決定了一家公司的股價越高那麼在道琼斯工業平均指數中的權重越高,這顯然給予了上市公司維持高股價的重要動力,而不會輕易拆股降低股價。當然,在那個沒有計算機的年代,麻煩的不僅是道琼斯工業平均指數的計算,許多技術分析者都必須採用手工的方式計算均線或者繪製走勢圖,這意味着若遇上拆股的股票,手工複權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所以上市公司的拆股行為同樣不受歡迎。
高股價有利降低交易成本
美股在很多交易細節上與A股均有所不同,其中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美股的經紀商一般採用按股數收費的方式來計算買賣佣金。
以盈透證券為例,其目前美股交易的佣金為0.005美元/股,最低為1美元,最高為訂單總金額的0.5%。因為最低佣金的原因,只要是購買200股及以下美股股票,佣金均為1美元。所以實際的佣金比例就取決於你購買的股票價格了。如果你買的是500美元/股的蘋果股票,那麼200股市值為100000元,佣金比率僅為十萬分之一。但如果你買的是5元/股的股票,那麼200股市值僅為1000元,這意味着1美元的佣金比率為千分之一。
從上述計算我們可以看到,對美股而言,實際的佣金比例是隨股票價格而變的,交易的股票價格越高,則對應的佣金比例越低。
低價股受機構投資者歧視
一般而言,在美股上市的公司,一般會將發行價定在10美元至20美元之間,再加上沒有轉送股的習慣,所以股價往往可以成為這些公司長期表現的最直觀反映。股價越高則説明給股東的回報越豐厚——反過來,如果一家公司的股價比較低,低於10美元,那就會讓投資者懷疑這家公司上市後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所以不但沒回報反而出現大虧損。
正因此,美國許多的投資基金和投資指導書都會建議投資者不碰10美元以下的股票,以規避問題股。正因此,像中國A股這樣2元3元股始終有捧場者的情況是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