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商望“春暖”
2012-02-21   作者:記者 倪銘婭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今年訂單比去年減少了一半,開工情況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差。”浙江菲斯特成衣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歡天無奈地説,“企業在節後雖然正常開工,但工人白天不緊不慢地幹就能完成訂單,哪像以前那樣加班都趕不完。”
  蔡歡天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由於訂單不足,浙江很多外貿企業開工不足、甚至無工可開。“作為勞動密集型的出口企業,訂單是我們的生存之本。浙江外貿企業80%左右的訂單來自歐洲,自從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我們接到的歐洲訂單一次比一次少,而且減少的幅度越來越大。這樣下去,企業怎還有工可開?”
    “今年義烏很多外貿企業過了正月十五才開工,主要原因是接到的訂單較少。”浙江省義烏博旭工藝品公司老闆黃允旭説,往年春節過後,企業即使早早開工趕訂單,也需要3個月才能完成,現在延遲開工卻能在1個月內完成,可見訂單之少。
  歐盟是我國第一大出口市場,佔出口市場將近1/6,去年我國對歐盟出口增幅低於平均增幅近6個百分點。海關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1月份,我國對歐盟出口282.31億美元,同比減少3.2%。
  出口貿易信息服務商環球資源最近調查顯示,幾乎全部受訪公司都感受到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66%的受訪供應商&&過去數月對歐洲市場的出口下跌,22%的公司保持了一定的出口,只有12%的企業出口略有增長。此外,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歐洲買家傾向小量訂貨以避免産品庫存過剩,這種情況在電腦、消費類電子産品及通訊産品等行業尤為明顯,有近60%的供應商&&出口訂單的訂貨量變少。
  “有些歐洲客戶把減少的訂單放到了東南亞和東歐。”蔡歡天説,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提高以及人民幣升值加快,外貿企業不得不提高産品價格來維持單薄的利潤。但産品價格略微提高一點,哪怕只比其他地區高一美分,很多歐洲客戶就會“望而卻步”。“我感覺歐債危機讓他們對每一分錢都很計較,包括很多老客戶説他們已經把訂單轉移到羅馬尼亞,因為那裏的産品平均每件低一美分。”
  蔡歡天説,外需市場不景氣,企業想過外貿轉內銷。但內銷市場容量有限,企業重新打開銷售渠道很難。另外,目前企業在融資方面也面臨着困難,所以想轉型又缺乏資金支持。“轉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現在我只希望歐債危機盡快結束,歐洲經濟復蘇起來,我們的日子也會好過起來。救歐洲也是救我們自己。”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日前&&,商務部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保持外貿穩定增長的具體政策措施,從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減輕企業的負擔、幫助企業應對貿易摩擦、完善出口信用風險保障機制以及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等多個方面,支持企業渡過難關。
  面對歐洲經濟放緩導致訂單減少,中國供應商也採取積極主動措施以維持該地區的出口業務。環球資源企業事務總裁裴克為&&,雖然大部分受訪供應商&&出口業務受到歐債危機的牽連,但他們仍然對2012年的銷售前景持有審慎樂觀的態度,超過60%的受訪公司預計2012年他們在歐洲市場的業務將保持穩定甚至增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穩出口成外貿首要目標 2012-02-21
2011年我國外貿依存度回落至50.1% 2012-02-16
商務部:正研究穩定外貿增長政策措施 2012-02-13
1月份我國外貿總值2726億美元同比降7.8% 2012-02-13
商務部一週內兩次強調外貿政策維穩 2012-02-13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