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奇一代”促英奢侈品業逆勢上揚
2012-02-21   作者:記者 王亞宏/倫敦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春節前一兩周,英國奢侈品生産商紛紛發表年報和季報顯示,不少奢侈品生産商得到了來自中國的“紅包”,中國消費者的強大購買力,促成了英國奢侈品業在經濟危機背景下的逆勢上揚。英國業界人士認為,中國消費者在英採購的主要動力是商品的價格差距和品質保證。

  “古奇一代”的購物狂歡

  以前,英國人眼裏的中國人往往被貼上“勤勞節儉”的標籤,但如今“錢多人傻”似乎成了新的標籤。英國人甚至把春節等中國節假日來購物的中國游客視為享受“購物狂歡”。由於有18%的古奇牌手包被中國人買走,英國媒體從去年起就給年輕且購買力強勁的中國游客冠上了“古奇一代”的稱號。
  據英國負責退稅的金融服務公司“環球藍聯”的統計,2010年中國游客在英國的零售開支超過了3.5億英鎊;2011年中國游客在英國的退稅額增加了64%。環球藍聯稱,2011年前l0個月中國游客平均要在倫敦的商場裏消費1058英鎊,比2010年同期的872英鎊大幅提高。
  據英國零售業聯盟統計,早在2009年中國游客就超過俄羅斯人和阿拉伯人,成為英國奢侈品的最大外國買家,將全英近30%的奢侈品收入囊中。
  據英國旅游局統計,到英國旅游的中國游客的購物支出約佔旅游總花費的70%,美國游客的購物支出只佔旅游花費的25%至30%。現在中國游客的消費額幾乎是美國游客的兩倍,而5年前中國游客的消費能力還只是美國游客的1/3。
  春節期間,不少從中國來的游客剛從希思羅機場出來,還帶着明顯的時差便迫不及待地衝向高檔店舖。在不少中國游客眼裏,去一趟位於牛津郡的比徹斯特購物村是他們赴英旅行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站,對其興趣甚至超過了10多公里之外的牛津大學。在雲集着大牌商品的比徹斯特購物村裏,四處可見拎着大包小包的中國游客。據該購物村管理方透露,比徹斯特去年接待了超過4500輛載滿中國游客的旅游大巴。

  商家忙安銀聯卡、急招漢語導購

  這些中國人儼然已成為英國奢侈品商家最喜歡的顧客群。數據調查公司哈里斯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在海外的中國游客中,79%的人“熱衷於購買衣服”,92%相信“名牌物有所值,質量一流”,而在這兩項調查中持同樣觀點的英國人分別只有53%和48%。
  在經濟衰退的陰霾還未完全散去的情況下,中國游客的購物熱情無疑為英國奢侈品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為了更好地從中國消費者的腰包裏掏出錢來,英國的奢侈品商家也想出各種辦法,例如開通銀聯卡服務及雇用漢語導購。
  從2010年6月起,中國銀聯卡持卡人可以在英國指定商戶劃卡消費。首先從中獲益的是邦德街上的豪華購物商場塞爾弗裏奇,安裝了銀聯終端機後,中國游客在那裏的消費額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率。
  塞爾弗裏奇的競爭對手、倫敦著名的奢華百貨哈羅茲在去年第一季度安裝了75&銀聯消費終端機後,中國游客的消費額增長了40%。據哈羅茲的運營總監米歇爾沃德稱,講漢語的顧客近些年越來越多,而且這一群體“對奢侈品的胃口好得驚人”。據店方統計,愛馬仕是中國游客最善歡的品牌,緊隨其後的是香奈兒、路易威登和迪奧。
  為了進一步刺激消費,英國商家紛紛雇用漢語導購。例如塞爾弗裏奇百貨公司和孔子學院合作進行員工培訓,首先針對配飾和化粧品專櫃的銷售人員,讓他們了解中國顧客的購物習慣和風俗,以便更好地接待這批人數最多的海外顧客。哈羅茲也雇用了上百名會説普通話的店員,為每天到該店消費的中國游客提供導購幫助。

  “他們在這裡買的名牌都是真品”

  在英國本土奢侈品牌巴寶莉(Burberry)位於倫敦東部哈克尼的工廠店裏,春節期間每天都擠滿各種口音的中國游客,他們將衣服、圍巾、皮包等一個勁地往購物籃中塞。
  這種火爆的銷售場面只是巴寶莉業績的一個縮影。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第三財季,其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22%,達5.74億英鎊。
  巴寶莉的首席執行官安吉拉阿倫茨説:“中國消費者在國外旅行時,花的錢是在國內的6倍。回去他們往往會加上一句:這是在倫敦買的。”
  世界旅游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2001年中國出國旅游者的數量只有約120萬人次,而10年後已經增加到約5700萬人次,這股快速壯大的購買力讓奢侈品商家歡呼雀躍。
  英國旅游局戰略部主管帕特裏夏葉芝稱:“英國國內的消費市場長期低迷,因此對於零售商來説,舍得花錢的中國消費者充滿了吸引力。”
  今年春節期間,大批中國游客涌上了倫敦的商業街。新西區公司管理着倫敦市中心最繁華商業區,在邦德街、攝政街和牛津街上奢侈品店舖林立,那裏也是前往英國旅游的中國游客必去的場所。新西區公司的發言人傑斯泰利爾認為,大批中國游客在英國購物主要基於兩方面原因:首先是價差,和中國國內比“這裡的奢侈品要便宜大約30%。”其次是沒有假貨,“他們在這裡買的名牌都是真品”
  此外,近幾年來人民幣升值也使得英國奢侈品對於中國買家來説變得相對便宜。從去年10月中旬以來,英鎊兌人民幣的匯率就一直在10以下,而其5年前還在15左右徘徊,泰利爾稱,這使得中國顧客能夠“到薩維爾街買上一套手工縫製的西裝,或者在邦德街購買喜歡的珠寶。”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72億美元奢侈品消費為何流向境外 2012-02-03
當奢侈品消費成為時尚…… 2012-02-03
西方奢侈品商家瞄準中國龍年商機 2012-01-30
入選“世界十大奢侈品牌”,茅&有錯嗎 2012-01-20
茅&成第四奢侈品牌 2000元白酒成本40元 2012-01-18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