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證券管理混亂 40億元再融資難挽頹勢
2012-02-20   作者:任家河  來源:理財周報
 
【字號

    2月17日,東北證券總市值88億,在17家上市券商倒數第一,比倒數第二的國海少了近4億。
  今年1月,東北證券凈利潤虧4529萬元。1月12日,其發布2011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下滑128%的業績快報。
  面對頹勢,面對公司業績不斷下滑,東北證券56195名股東氣憤有加,有股東甚至在股吧上發帖,要求“吉林有關部門,為了東北證券的未來盡快調查管理層。”東北證券2月7號再度拋出再融資方案,試圖換回頹勢。
  理財周報記者來到東北證券總部吉林長春,通過多位知情人士了解到,凈資本不足會制約東北證券發展,但內部治理混亂才是其裹足不前鉅額虧損的真正原因。

  混亂管理層難辭其咎

  近兩年,東北證券董事會、高管層與監事會團隊可謂屢現辭職風波。
  先是2010年原來主管投行的副總裁宋德清辭職,同一年董事高寶祥、監事李廷亮和張寶謙分別提出辭職,2011年何俊岩辭去財務總監一職,2012年田奎武辭去董事職位,2012年於雷辭去證代一職。
  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東北證券辭職風波與管理層管理風格有很大關係,管理層之間矛盾不斷,內部溝通效率低下,已經嚴重影響了東北證券的持續發展。
  該人士稱,東北證券現任總裁楊樹財自2000年東北證券成立時便來到東北證券任職。其間董事長與總裁的人選換了幾茬,但楊樹財一直穩坐釣魚&,從2000年6月擔任財務總監開始,慢慢到了副董事長、總裁的位子。
  只不過,楊樹財在公司內部的管理風格並未能得到多數認同。“主管投行的副總裁張興志就常與楊樹財擦槍走火,互相不服氣。”接近東北證券管理層知情人士透露。
  亦有消息説,副總裁張興志與董事孫曉峰過往甚密,而孫曉峰的主要身份是公司大股東亞泰集團董事、常務副總裁,張興志在來東北證券之前也曾在亞泰集團擔任過總裁助理、副總裁。
  相對於孫曉峰,楊樹財的背景似乎並沒有那麼深刻,楊樹財曾在吉林會計師事務所做審計,後來因為工作關係跳槽來到東北證券擔任財務總監,並在2003年上一任董事長李樹與總裁臧家順內部鬥爭中,楊樹財代替臧家順坐上了總裁的位子。
  接近股東層面的人士透露説,時任董事長李樹和總裁臧家順都是資本運作高手,但管理風格都很強硬而且兩人不和,所以在臧家順離職之後,股東層面選擇了風格較為溫和的楊樹財擔任總裁一職。
  不過,時過境遷,當年處事溫和的楊樹財現在的脾氣大了不少,在公司內部經常發火訓斥員工,反而是從吉林省副省長轉任東北證券董事長的矯正中溫文爾雅,給人一副謙和的印象。
  但儘管如此,“在東北證券公司治理方面,矯正中的話語權要比楊樹財大出不少,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最後的決策往往是矯正中説了算”,知情人士透露説,“當然,這與高管層面互相不服有很大關係。”
  不過,記者就上述消息向東北證券董秘徐冰求證時,則被告知公司即將發布年報不能接受採訪,而亞泰集團董秘田奎武也以開會為由婉拒了記者的採訪要求。

  業務全線下滑人員流失嚴重

  混亂的公司治理帶來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優秀人才的流失,2010年主管投行的副總裁宋德清轉投華融證券就被業內看做是東北證券的一大損失。
  宋德清1997年從光大證券進入吉林證券,是東北證券投資銀行創始人,但在2008年東北證券2000萬元天價索賠離職保代的事件傳出之後,東北證券投行部氛圍一度十分冰冷,最終大批保代離職,宋德清也在堅持一年之後於2009年3月份提出離職申請,前往華融證券。
  也正是保代離職導致項目儲備斷層的原因,東北證券在2010年完成7個保薦項目之後,2011年陷入顆粒無收的境地,而無項目可做又將繼續加劇保代人才流失。證監會網站披露,截止到目前,東北證券投行部只余17名保代註冊在案,與東北證券2011年初所制定的將保代規模擴大至25-30人的目標相差甚遠。
  同樣的問題在東北證券資産管理、自營部門和經紀業務中也有所體現。記者在東北證券長春解放大路、同志街、西安大路等多家營業部走訪了解到,由於公司已經大範圍降薪,已有不少營業部員工流失。
  另據接近管理層的知情人士透露,早在自營巨虧和重慶啤酒的事件出現之前,公司合規部門已經多次向高管提出要注意規避風險,但最終未得到足夠重視。

  40億再融資難挽頹勢

  面臨頹勢,東北證券也曾在2011年年度工作會議上誓言改革。
  事實上,早在2011年年初,東北證券在機構設置、職能分工等方面就已進行重大改革,但改革效果並不如人意。
  “公司治理的問題,不是靠停薪和融資就能解決得了,要靠管理層自上而下做出改變,甚至不惜更換高管團隊。”一位券商研究人士在研究東北證券之後得出這樣的結論。
  “除了融資融券和直投業務,證券公司其他業務的業績受凈資本約束並不太大,在凈資本擴充之前,證券公司至少可以保證自營、資管的投資收益,否則資本規模越大,這兩個部門虧得越多”,該研究人士解釋説,“而對投行來説,除非涉及到餘額包銷,其他時候投行都是靠一塊牌子幾個團隊在做事,對凈資本的要求並不高。”
  但再融資對東北證券來説,已經不只起到擴充凈資本的作用。東北證券在2009年借入的5年期9億元次級債,在2010年通過興業銀行借入的7年期12億元次級債,兩份債務合計利息為7260萬元/年。
  而低迷市場導致的低成交量尚且見不到曙光,東北證券唯一的輸血來源經紀業務尚難自保。過去六個月內,東北證券連續虧損已經高達29862萬元。
  如果這次40億元的再融資再次失敗,東北證券財務或將堪憂。
  2011年年報將出之時,東北證券與其股東亞泰集團臨時替換了原來的審計機構中準會計師事務所,財務總監何俊岩在2011年下半年辭職,都為其財務狀況蒙上了一層陰影。中準會計師事務所已經連續為亞泰集團審計15年之久,連續為東北證券審計4年,此次臨時更換審計所,真相撲朔迷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16家上市券商公布業績 東北證券年虧1.5億 2012-01-12
東北證券七高管停薪 重啤致公司大額虧損 2011-12-28
股民聽信薦股被套 東北證券回應:子虛烏有 2011-12-02
東北證券:外圍環境明顯改善 2011-11-01
紫鑫藥業被指自買自賣 保薦人東北證券恐受牽連 2011-08-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