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親眼見過活熊取膽,感覺沒什麼異樣!”16日下午,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對100多家媒體記者説。 近期,有關活熊取膽企業歸真堂謀求在創業板上市一事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爭議,中藥協也被捲入其中。 在16日下午中藥協舉行的媒體溝通會上,房書亭對記者們説,對於活熊取膽的不同看法,“主要是情感問題”。他説,在對取膽和非取膽的熊進行體檢後發現,兩者在生命體徵、健康指數方面是基本一致的。 他告訴記者,他曾親眼見過活熊取膽,“取膽汁過程就像開自來水管一樣簡單,自然、無痛,完了之後,熊就痛痛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覺沒什麼異樣!甚至還很舒服。” 他補充説:“網上有人説,你又不是熊,你怎麼知道熊舒服?給你插一個管,你舒服嗎?”房書亭以得了直腸癌的病人為例,説現在給熊取膽的過程和得了直腸癌的人排便過程類似,並不痛苦。 而就亞洲動物基金營救的300多頭黑熊大部分都有肝膽系統疾病這一問題,房書亭回應説:“300多頭肝膽疾病的熊,我沒見過,我還真不太好説。到底是從哪個廢棄的養熊場解救出來的?這個事情我不是很了解。” “早期的活熊取膽很殘忍,但類似‘鐵背心’已是20年前的事,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末就開發了無痛無管引流技術。”他告訴記者。 “什麼樣的活熊可以取膽?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3歲以上,二是體重在100公斤以上。”房書亭認為,養熊是促進野熊保護的最佳途徑,“常説‘買賣促進殺戮’,我説‘需求促進殺戮’。如果沒有家養的熊,野熊還能剩多少?” 房書亭説,網上所謂開放100家養熊場是沒有根據的。“獲得批准的熊場只有68家,哪來的100多家?”他説,熊場按規定都是封閉運行的,不像馬戲團那樣想去就去。但他&&,媒體朋友如願意參觀68家中的任何一家,中藥協願意促成此事。 在回答記者有關亞洲動物基金髮給中藥協的“制止函”時,房書亭&&:“我們已經收到亞洲動物基金此前發給中藥協的正式函件,正在進行研究,準備在適當的時候答覆他們。” 根據亞基會昨日傍晚給記者發來的2010年公開財務報告,2010年其共募集資金7680000美元。在其全球資金來源中,17%來自德國、盧森堡、瑞士和奧地利;意大利貢獻11%,緊隨其後。 此前,中藥協在媒體溝通函上&&,“受西方利益集團資助的、由英國人創辦的亞洲動物基金會,假借動物保護名義,長期從事反對我國黑熊養殖及名貴中藥企業的宣傳”,其目的就是“脅迫我國取締養熊業,以限制熊膽粉入藥、削弱中藥競爭力、為西方利益集團壟斷中國肝膽用藥市場謀取更大利益”。 在溝通會上,記者們三次追問此説法的確切依據,“西方利益集團”到底是誰。對此,房書亭均以“研究後再對外公布”予以回絕。 房書亭在溝通會上回答《第一財經日報》提問時透露:“德國福克藥廠和意大利貝斯迪大藥廠兩家藥廠的人工合成熊去氧膽酸已經批准在中國上市,在國內的銷售逐年上升,去年取得了非常驚人的成績。”在這一不斷升級的事件中,有觀點認為,正是國外人工合成熊去氧膽酸産品與本土天然熊膽製品形成了正面衝擊,造成了雙方在市場區分和發展上的不同路徑,並進而引發了亞基會與中藥協隨後關於“産業毀滅”的爭執。 對於人工合成熊膽能否取代天然熊膽的問題,房書亭強調,已經有充分的臨床藥理和藥代動力學支持,化學藥“熊去氧膽酸膠囊”僅能替代天然熊膽中的一個成分,並不能完全替代,“這一點,天然牛黃和人工牛黃的藥效差異已經充分做了説明。” “目前,中藥協會對歸真堂上市‘不持異議’。”房書亭在昨日的媒體溝通會上還&&,“歸真堂不是我們的理事會員單位,我們不會為了某個企業爭取利益!” 而記者從中國中藥協會網站發現,福建歸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位列中國中藥協副會長單位,是高級別會員單位。按照中藥協網站的介紹,副會長單位每年需要交納會費3萬元。 昨日晚些時候記者截稿時發現,中國中藥協會的官方網站上已經對此説法進行更正:經查,福建歸真堂股份有限公司係我會會員,房書亭會長下午在媒體溝通會上表述有誤。特此更正,並致歉意。 在16日下午的媒體溝通會現場,動物保護記者沙龍聯合發起人張丹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採訪時透露,暢銷動物保護文集《動物記》的45名作者已向中國證監會及主席郭樹清送交了“為黑熊請命”的函件,籲請證監會關切民眾呼聲。 公開資料顯示,熊膽是四大名貴動物藥之一,有2000餘年的入藥歷史,廣泛用於肝膽、心血管、腫瘤、急性傳染病等,含熊膽粉的藥品有“片仔癀(70.08,-0.42,-0.60%)、熊膽救心丹”等153個品種,在危急重症搶救、疑難雜症治療中療效顯著。 根據中藥協昨日提供的資料,目前我國有經國家主管部門批准的黑熊養殖企業68家,存欄數近2萬頭,在熊膽粉産業鏈中,以熊膽(粉)入藥的中成藥有11種劑型、8種成藥、100余個驗方,需供用熊膽粉的中藥達153種,需供用熊膽粉為原料的制藥企業達183家,更有多種以熊膽粉為君藥的中藥復方被列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保守估計市場規模1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