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巴斯醜聞背後:檢討日本式公司治理
2012-02-17   作者:記者 閆磊/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奧林巴斯醜聞曝光後,有分析稱,日本國內寬鬆的公司治理標準使奧林巴斯輕而易舉地鑽了空子,這着實令人不安。
  在奧林巴斯的15名董事中,有12人為公司現任或是前任高管,而設立單獨的審計委員會這一安全保障措施,也由於被指控三人之一的山田秀雄擔任該委員會負責人而失去了意義。
  與此同時,奧林巴斯聘請的外部審計機構——2009年之前是畢馬威,目前是安永——也面臨一些難以解釋的質疑:它們為何讓這種欺騙繼續下去,為何沒有發現註冊於開曼群島的基金的真實目的——據稱,奧林巴斯以往的虧損正是通過這些基金被“洗白”的。
  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分析文章稱,對日本而言,更深刻的教訓還在於:出現問題時如果不去承認整件事情,反而去策劃一場“軟着陸”,它將導致信任的喪失。當真相最終水落石出時,不僅投資者會被嚇跑,還會引發信任危機。來一場徹底的“肅清”是必需的,同樣需要的還有一個新的領導層,這個領導層能夠以一種可信的方式應對諸如該公司可能被東京證交所退市這樣的風險。
  上述文章稱,該公司前董事長菊川剛為首的三名董事雖然受到指控,但他們依然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值得尊敬的。他們認為,小心翼翼地掩蓋錯誤、不讓前任們丟臉是自己的職責所在。不過,誠實的結果應該會好很多,不管是對公司的投資者,還是對員工、審計人員甚至整個日本商業而言,都是如此。可實際情況是,他們將公司置於了一種危險而脆弱的境地,陷其他董事於不義——這些董事或者是知道事情內幕,抑或是瀆職。
  日本金融機構中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例如,日本長期信貸銀行和山一證券上世紀90年代末曾通過“tobashi”交易(即資産負債表外融資)掩蓋泡沫破滅後遭受的損失。它們將受損資産按照賬面價值轉移到“傀儡”子公司中,以這種方式掩蓋在證券和貸款方面的損失。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道,奧林巴斯的本能反應和流氓交易員是一樣的——都認為掩蓋損失而不是坦白承認,才是自我拯救的唯一方法。奧林巴斯的董事們之所以不願及時認錯、反而讓事情變得更糟,日本人所具有的強烈榮譽感或許在從中作祟。
  即便從目前掌握的證據上看,也足以表明這是一樁巨大的醜聞,也充分證明伍德福德的決定——曝光此事,而不是為了保住職位而保持沉默——的正確性。
  日本青山學院大學會計與公司治理學教授八田進二説,奧林巴斯董事會沒有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八田進二説,奧林巴斯董事會的部分成員是獨立董事,該公司似乎也有自己的治理體系,但實際上那只是個擺設而已。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德功看日本]奧林巴斯賠掉了什麼 2011-11-11
從奧林巴斯看中外説謊者的不同命運 2011-11-11
奧林巴斯賠掉了什麼 2011-11-11
奧林巴斯退市程序最早下周啟動 2011-11-10
奧林巴斯承認掩蓋鉅額投資虧空 2011-11-0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