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信託資産增長迅猛 達4.8萬億元
專家稱,今年房地産信託兌付風險或成最大考驗
2012-02-14   作者:記者 趙東東/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中國信託業協會日前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信託資産達4.8萬億元。環比增長17%,同比增長58%,比2010年四季度增加了1.77萬億元。業內人士&&,去年信貸政策收緊造就了信託資産快速增長,但其背後隱藏的金融風險值得警惕,其中房地産信託兌付風險或成為今年信託業最大考驗。
  數據顯示,2011年,在資金信託中,投向房地産行業資金餘額達6882億元,佔比為14.83%。而去年全年房地産信託新增規模為3704億元。
  一位信託公司高管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信託資金需要追求規模效益和高收益率,這兩個因素導致信託資金可選擇面非常窄,信託資金撲到房地産行業不難理解。去年,房地産信託業務快速增長,收益率較高,對於此類業務開展較多的信託公司,房地産信託應該貢獻50%以上利潤。
  然而,信託公司資産規模和業績快速增長的背後,隱藏的金融風險也引發了監管層的關注。從2010年下半年銀監會一度叫停銀信合作業務,到2011年對房地産信託進行事前報備和規模管控,再到2012年初叫停票據信託和同業存款業務,監管層針對信託業管控政策接連不斷。
  金融信託專家孫飛博士對記者稱,銀監會及時叫停和嚴加控制信託公司相關業務,主要從控制風險角度出發。尤其是今年面臨房地産信託集中兌付期,在嚴格房地産調控政策下,房價下跌,某些信託公司個別項目將會面臨兌付風險。在他看來,房地産信託兌付風險成為今年信託業最大考驗。
  主營業務受限,業績壓力將考驗信託公司業務創新能力和主動投資管理水平。上述信託公司高管對記者稱,信託産品要求剛性兌付,期限一般在1到2年,信託公司很難在現有資金規模和時間期限內開展真正的主動投資管理業務。在現有條件下,房地産、基礎設施和證券類信託産品,以及銀信合作,仍將是信託公司主營業務方向。
  “信託産品如果沒有剛性兌付要求很難吸引投資者,但對整個業務發展和創新也會有一些影響,這是一對矛盾,信託公司只能在二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用益信託首席分析師李旸對記者説。
  孫飛則&&,信託公司目前面臨困境背後是現階段信託市場處於培育期,信託公司本身信用水平、資産管理能力和風控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他還&&,解決問題核心是創新能力,可以多做一些半開放式或完全開放式基金類信託産品,並完善贖回機制和流通機制,未來應在全國建立信託産品流通交易平台,但前提是提高信託合同和産品的標準化程度。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二季度信託資産3.74萬億 2011-07-26
信託成立規模上周驟降逾九成 2012-02-07
房地産風險外溢或從信託暴露 2012-01-31
房地産信託兌付風險不可小覷 2012-01-17
2000億房地産信託兌付風險不可小覷 2012-01-17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