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坑爹的理財産品:工行平安中信渣打現虧損
2012-02-13   作者:劉偉  來源:北京商報
 

    理財産品市場近年來異常火爆,但記者發現,備受投資者追捧的理財産品也有不靠譜的時候。工行一款理財産品最近被曝出兩年內累計虧損16.45%,更有投資者200萬元購買的理財産品虧損高達56萬元。本期説説部分“坑爹”的理財産品。

  工商銀行:專屬理財産品累虧16.45%

  以往,説起“坑爹”的理財産品,投資者往往想起的都是外資行、某些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産品。而工商銀行這一國有大行被冠以巨虧的惡名,實屬罕見。
  該産品是工行2010年1月發售的第一期高凈值客戶專屬理財産品,期限兩年,於今年1月30日到期,收益類型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預期年化收益率達6%,由於該産品只面向高凈值客戶,因此投資門檻為20萬元。
  該産品的投資方向為股票、新股申購、基金等投資品種。自産品推出之後,股市始終不給力,從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滬指從2989.29點下探至2285.04點,下跌幅度達到23.6%。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工行這款理財産品自然無法取得較好的表現。最終到期時,産品累計虧損16.45%,成為今年以來虧損最多的理財産品。
  為了減少投資者的損失,工行決定將該産品轉換成開放式産品進行展期。如果投資者選擇贖回該産品,還可再購買一款年收益8%的專項半年期保本産品繼續投資,但投資本金虧損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這些措施很難彌補對投資者造成的損失。另有業內人士稱,該産品的投資顧問光大證券的風險管控能力相對較差,該産品管理信息方面也不夠透明。

  平安銀行:三款産品大幅虧損

  購買的理財産品不幸虧損已令不少投資者痛徹心腑,但虧損後一次又一次展期,一次又一次虧損,無疑是在投資者的傷口上撒鹽。
  平安銀行於2007年至2008年發行了盈豐0708、盈豐0712、安盈0808三款基金優選理財産品,這些産品幾經展期後於去年8月開放贖回,贖回時理財單位凈值分別為0.6996元 、0.6639元、0.7746元,這意味着這三款産品分別虧損30.04%、33.61%、22.54%。
  以盈豐0708産品為例,該産品當時號稱預期年收益率6%-25%,且上不封頂,這一收益率在當時極具吸引力。根據産品説明書,投資範圍為國內公開發行的各類證券投資基金和現金類資産,現金類資産主要包括新股申購、銀行存款、國債回購等經委託人認可的其他投資。其中,證券投資基金佔投資總額的80%以內,新股申購等現金類資産佔投資總額的20%至100%。
  然而2008年A股市場跌幅高達72%,多數基金損失慘重,盈豐0708也未能倖免。
  在2009年8月到期時,該産品虧損25.27%。投資者的漫漫展期路隨之而來,盈豐0708歷經兩次展期,但仍然未能扭虧,該産品在去年到期時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到30.04%。
  2007年股市一片大好,各銀行爭相發行與股市相關的理財産品,而在2008年股市急速遇冷的情況下,這類理財産品都出現或多或少的虧損。平安銀行基金優選系列産品的這三款産品發行歷程基本一致,而在國內同時期發行的産品中,它們的虧損幅度卻稱得上首屈一指了。

  中信銀行:理財2號展期虧損約45%

  中信銀行2007年9月發行了代客境外理財2號,當時最低投資門檻為5萬元,這款産品計劃於2010年9月20日到期清算。截至2010年8月12日,這款投資標的為“霸菱香港(中國)基金”的理財産品,以人民幣認購的凈值為0.6168元,平均虧損達到三成以上。産品到期前中信銀行&&,投資者可以選擇在2010年8月25日至9月16日清算之前到購買産品的分行辦理展期,展期後該理財産品依然是每月可贖回,並且銀行不再收取包括贖回、産品管理、展期等費用,只收取0.15%/年的託管費用。
  當時不少投資者想通過辦理展期業務挽回些損失,不料,一年多過去後損失反而進一步加劇。根據中信銀行最新公告顯示,2月7日該理財産品的人民幣參考凈值為0.5461元,若投資者仍持有該理財産品,虧損達45.39%,即每5萬元損失22695元。

  渣打銀行:QDII美林産品虧損超四成

  QDII美林“聚焦亞洲”理財産品是渣打銀行2007年12月發售的一款非保本浮動型産品,代號為200710,其委託起始資金1萬美元,預期收益率在-8.50% 至44.00%之間。據華夏基金網上交易頻道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3日,其凈值為59.91美元,這意味着該産品已虧損近41%,這遠遠超出産品預期的虧損幅度。
  據介紹,這款理財産品募集的資金主要投資於股票市場,而2007年發行的投資標的挂鉤股票、基金、指數等,被業界稱為生不逢時,恰逢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因此這一産品從一“出生”就註定是難以扭轉的敗局。目前渣打銀行還在運作中的部分産品也有賬面虧損情況,而這些産品主要集中發售於2007年。

  記者手記:購買理財産品也要量力而行

  除了以上列述的産品外,花旗銀行2010年一年期挂鉤指數和基金美元票據、深發展財寶鴻運計劃2007年2號精選基金人民幣理財産品、華夏理財人民幣創盈7號等産品也都是獲得較低收益甚至是負收益。
  出現虧損的産品都是一些挂鉤基金、股票、股權、大宗商品、信貸資産等的結構性産品,雖然其預期收益率較高,但到期收益率的不確定性也較大,適合於具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因此,投資者首先要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有一個認識,在購買産品前,還要仔細閱讀産品信息,對資金的投向有一個大體的把握,從而做出理性判斷。
  投資者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産品,在衡量銀行理財産品是否值得購買時,不能只看其預期收益率,因為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和風險成正比。目前按理財産品收益類型分為保本浮動收益類、保本保證收益類、非保本浮動收益類,對於風險承受能力差的投資者,應盡量選擇保本型産品,或者是投資於債券、貨幣市場等較為穩健的理財産品。
  交通銀行一位理財經理對記者&&,其實投資理財産品和投資股票一樣,都要承受一定的風險,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差的資金,比如要用來購置房産的資金就不建議用來購買理財産品。他還指出,投資者也要學會止損,當出現虧損,特別是大幅虧損時,千萬不要貪圖所謂的手續費便宜等因素,很多理財産品在展期內虧損幅度反而進一步加劇。投資者在續投理財産品時也要分外謹慎。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券商集合理財産品清盤線可能大降 2012-02-15
業內人士算賬:咋買短期理財産品 2012-02-15
紅酒理財産品切勿盲目介入 2012-02-14
銀行理財産品今年首月發行降兩成 2012-02-14
情人節理財産品應運而生 2012-02-13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