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今起訪美 深化共識穩定關係成主基調
2012-02-13   作者:  來源:人民網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定於2月13日到22日對美國、愛爾蘭、土耳其進行正式訪問,其中的美國行備受輿論關注。眾多媒體認為,此次帶有中國領導人人情味的“認識之旅”,有助中美增強互信、減少猜疑,對未來中美關係抱持積極展望。有媒體更認為,此訪將對世局帶來深遠影響。外交部此前的吹風會稱,習近平副主席此次訪美旨在落實兩國元首關於共同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達成的共識,進一步推動合作夥伴關係的發展。

  2012年兩國高層交往的重要開端

  訪問期間,習近平副主席將會見奧巴馬總統,與拜登副總統舉行會談,並會見希拉裏克林頓國務卿和帕內塔國防部長,就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充分交換意見。習副主席還將會見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領導層和美國前政要,並廣泛接觸美國各界人士。習副主席還將訪問艾奧瓦州和洛杉磯市,會見當地政要,出席有關經貿、人文、地方交流活動。習近平副主席此次訪美旨在落實兩國元首關於共同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達成的共識,進一步推動合作夥伴關係的發展。
  外交部&&,習副主席此次訪美是2012年兩國高層交往的重要開端。今年還有很多重要的交往機會,比如在其他國家舉行的一系列峰會。根據慣例,兩國領導人在這些峰會上都將會晤。兩國還將舉行一些高層次機制性的對話和磋商,比如將在中國舉行的第四輪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商貿聯委會會議以及戰略框架下的戰略安全對話和中美亞太事務磋商等。可以説,雙方的對話磋商相當頻繁。這些機制對於雙方的溝通、協調和穩定發展兩國關係都發揮了相當積極的作用。

  或定調未來10年中美關係的發展

  在談到中美兩國在亞太地區的互動和未來10年中美關係的發展前景時,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強調,中方一直認為中美兩國在亞太地區應該也能夠有良性的互動。中國和美國作為兩個太平洋國家,作為兩個重要的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有責任進行合作來共同推進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中美兩國有共同責任為本地區提供公共産品,本地區最需要的公共産品就是和平穩定的地區環境,發展繁榮的良好前景和互利合作的夥伴關係。希望雙方的地區政策也以此為目標,互動也能圍繞這個目標進行。今年是尼克松總統訪華和上海公報發表40周年,對過去40年來中美關係的發展意義重大。今後10年兩國如果能堅定不移地按照兩國合作的大方向前進,能夠充分借鑒過去40年中美關係發展的經驗,前景是光明和美好的。

  深化共識 同舟共濟

  2月7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即將訪美之際,應約與美國副總統拜登通電話。習近平説,期待着同美方就中美關係及其他重大問題廣泛、深入交換看法,鞏固和深化彼此共識,對外發出中美堅持同舟共濟、加強協調合作的積極信號。習近平此訪的時機敏感,議題廣泛,其鮮明特點是着眼於中美關係的未來,可謂是承前啟後、加強合作、提振信心之旅。
  人民日報海外版評稱,今天的世界,種種全球性問題日益突出。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持續發酵,國際和地區形勢中一些重大問題的後續和延伸效應跌宕起伏,全球經濟治理機制亟待改革和完善,世界經濟下行的風險增大,新興市場國家也難以獨善其身,而保護主義的幽靈仍隱約可見。要有效應對上述挑戰,絕離不開中美的攜手合作。
  同時,中美關係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能否抓住這一機遇,取決於中美雙方能否以嶄新的目光看待世界的未來,以及如何建設性地重塑中美關係的範式。兩國均不少有識之士,相信中美關係的未來並非是註定的“零和”游戲,完全可以實現互利雙贏。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習近平訪美具有重要意義 2012-02-12
習近平同美國副總統拜登共同參觀都江堰地震災後重建項目和水利樞紐 2011-08-22
習近平:中國經濟決不會出現所謂的“硬着陸” 2011-08-19
習近平:中國經濟不會硬着陸 2011-08-19
習近平:中美要客觀理性看待對方發展 2011-08-18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