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春節等因素影響,廣義貨幣(M2)和狹義貨幣(M1)增速在去年12月短暫的反彈後,於今年1月份再次滑向歷史低位。加之1月份新增貸款僅7381億元,存款則大幅流出8000億元,市場分析,央行仍有必要擇機下調存準率。
央行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末,M2餘額85.58萬億元,同比增長12.4%,比上年末低1.2個百分點;M1餘額26.99萬億元,同比增長3.1%,比上年末低4.8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5.98萬億元,同比增長3.0%。當月凈投放現金9071億元。
M1、M2增速出現下滑更多地與季節性因素有關。交行金研中心認為,受年初臨時存款大規模流出銀行體系、財政存款季節性回流、春節期間現金需求增大等因素的影響,1月末,M2和M1增速回落。M1增速回落較快下降還與節前企業將活期存款轉為定期存款有關,企業存款向個人存款轉移有關,比如春節前集中發獎金和工資。
與此同時,1月份新增貸款僅為7381億元,遠遠低於過去五年同期的平均水平。除季節性因素影響外,造成此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銀行體系資金流出,存貸比、高存準率等限制了銀行放貸能力。
因此,在M1和M2增速下滑、銀行放貸能力受限的雙重背景下,市場認為,央行仍有必要適當放鬆銀根,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交行金研中心預測,今年存準率會下調2至4次,每次0.5個百分點。但何時下調,幅度有多大,取決於外匯佔款未來的變化情況。
但是光大銀行首席分析師盛宏清則認為,在當前的經濟情況下,應該及時下降法定準備金率和貸款基準利率,存款基準利率可暫時不動。摩根大通中國區全球市場主席李晶認為,2012年央行將4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公布的1月份CPI增速反彈至4.5%,有分析聲音認為應適當延緩貨幣政策的放鬆節奏。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就指出,由於1月PMI反彈,同時1月新增外匯佔款可能高於此前預期,加之春節後現金回流銀行體系顯著改善銀行間流動性,央行短期內進一步進行數量型放鬆的必要性降低,央行2月降低存準概率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