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剛剛結束的CES上,聯想、谷歌、微軟等IT巨頭紛紛展示了智能電視産品或操作系統,而據媒體報道稱蘋果iTV也將於今年5月左右上市,此前宏基、英特爾、高通等全球IT巨頭也紛紛宣布進軍智能電視業務,一時間全球IT巨頭掀起了一股加快進軍智能電視領域的熱潮。伴隨着全球IT巨頭快速切入而來的是,全球彩電産業的格局以及發展規則的重新改寫。 在智能電視時代,傳統的依靠面板這一關鍵資源決定全球彩電業發展前景的規則已經被打破,面板以及單一的産品製造環節在全球産業鏈中的話語權正逐漸被削弱,雖然傳統彩電巨頭企圖通過面板資源的更新升級擴大其在全球新的價值分配體系中的地位,但不可否認的是,與全球IT巨頭擁有的操作系統、芯片以及軟體等相比,彩電企業在智能電視時代無可否認地被邊緣化了。在智能電視時代,擁有軟資産優勢的全球IT巨頭已經佔據了産業發展的主導權。 從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從IPTV到互聯網電視,再到當今成為市場主流的智能電視,全球彩電業逐漸形成了顯示方式和內容運營兩種發展路徑,從目前市場情況看,全球彩電業也正沿着這兩條路徑穩步發展。就顯示方式而言,全球彩電業已經基本完成了從CRT向平板電視的轉變,而目前正在向OLED等下一代顯示方式發展。從節目內容運營層面看,彩電産品已經從單純的內容接收終端演變成能夠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內容點播平台,而智能電視的出現恰恰符合了這一産業趨勢。 智能電視時代的到來改寫了此前彩電業以面板為關鍵要素的單一競爭模式,轉而形成了以操作系統、芯片等為主體的新産業價值分配體系。我們看到,當前外資企業正不斷加快在泛電視化終端領域的戰略布局。事實上,隨着泛電視化時代的到來,特別是在三網融合趨勢下,全球彩電産業鏈已經明顯分化成軟體(包括芯片)及操作系統供應商、內容製作商及運營商、網絡運營商、終端設備製造商等主體,在這些角色中,終端設備製造商的角色將逐漸被弱化。 如果説傳統電視時代是全球企業基於面板資源在爭奪全球産品終端覆蓋份額的話,那麼在智能電視時代,全球企業的爭奪重點早已不單是終端産品的銷售量,而演變成對産業鏈上游以及基於操作系統、芯片之上的內容定義權的爭奪,而內容定義權顯然已經成為全球彩電價值分配體系中的重中之重。在智能電視時代,原有的全球産業游戲規則已經被改寫:面板等硬體資源的産業鏈話語權正逐漸被削弱,操作軟體、核心芯片等軟性因素正成為決定産業地位的關鍵要素。 實際上,智能電視時代全球彩電企業間的競爭將集中在操作系統及應用軟體、核心芯片、面板以及內容四大主導因素上。操作系統與芯片將成為産業的關鍵競爭要素,而面板則退居相對次要位置,掌握操作系統及應用軟體與芯片的企業有望在智能電視時代充當産業變革驅動者的角色。就目前産業發展形勢看,全球智能電視領域形成了單純硬體製造企業、屏機一體化企業和IT巨頭三方角力的格局,前兩者在話語權爭奪中明顯處於下風。 隨着以谷歌為代表的內容供應商,以英特爾、高通為代表的芯片製造商以及以蘋果、聯想、宏基等為代表的IT巨頭加快進軍智能電視領域,電視産品已經呈現出電腦化趨勢,信息處理需求的不斷增多以及用戶內容需求的差異化使得電視産品的“大腦”必須擴容,而這必然將改變傳統的成本結構以及産業話語體系。 對以面板等硬體為競爭力核心來源的亞洲彩電業來講,如何在鞏固既定的面板資源優勢基礎上,構建起以操作系統、應用軟體等為主體的新産業支撐,實現發展模式的顛覆式變革,是亞洲彩電企業在泛電視化時代面臨的核心戰略課題。 具體來説,當前國內的高世代面板生産線已經陸續投産,在産業關鍵資源上已經初具産業話語權。但在智能電視時代,産業游戲方式的改變要求企業必須轉變運營方式,一方面強化軟體、操作系統的研發能力,控制未來彩電的操作界面;另一方面在節目內容上進行布局,構建能夠自主支配的內容供應平台。只有這樣,國內彩電企業才能從容應對未來産業形勢的變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