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用工荒”顯現勞資雙方互相“瞧不上”
新生代農民工訴求增多
2012-02-06   作者:記者 商意盈 黃深鋼 張遙/杭州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年年招工年年“荒”,受國內外經濟新形勢、省域産業步入新格局、務工群體産生新訴求等多重影響,持續多年的“用工荒”今年在浙江“如期而至”。與往年不同的是,隨着新生代農民工群體的日益擴大,因訴求增多而導致的“用工荒”日漸明顯。

  老闆上班了,工廠仍停産

  連日來,《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浙江海寧、余杭、義烏、紹興等地走訪發現,儘管離春節假期已經過去了好幾天,這些地區的企業返工率還不及三分之一。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熊初珍介紹説,據她所知,大部分企業是老闆早就上班了,但工廠還處於停産、半停産狀態。
  浙江省海寧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錢海屏説,雖然正月十五以後還有一批員工會返回,但今年的用工情況相較往年將更為緊張是肯定的。紹興市就業服務管理局局長王新寶説,紹興目前缺工在15萬人左右,尤其缺的是技術工人。
  為了應對“用工荒”,不少中小企業早早就守在火車站和勞動力市場,可是收效甚微。義烏匆忙客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今年要擴大規模,招工總計大約700人,但該公司負責招聘的王文兵説,感覺人不好招,到現在連十分之一都沒招滿。
  還有一些中小企業為了留住老員工,早在春節前就做足了“功課”。浙江賢盛輕紡有限公司就發布各種“按時返工獎勵”和“留守員工過節安排”的大紅色通告貼在食堂、宿舍樓前的醒目位置。

  勞資雙方互相“瞧不上”

  不過,記者在浙江多地的勞動力市場了解到,儘管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用工緊張、招工難,但還是有一些務工者因找不到工作而發愁。
  “‘用工荒’荒的不是人,是企業和員工互相瞧不上,這個特點在新生代農民工身上表現尤其明顯。”錢海屏説,目前新生代農民工的比例越來越大,與他們的父輩相比,除了薪酬待遇外,對於工作環境、住宿條件、企業文化也有了越來越多的要求。而企業則是希望招收熟練工,能夠在短期內就産出效益,並吃苦耐勞,但這些特徵在新生代農民工身上表現並不明顯。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一些地方政府官員和企業主&&,除去中西部産業迅速崛起農民工回流,三産服務業吸納能力增強導致二産製造業從業人員減少等原因,農民工尤其是新生代農民工的訴求日益增多,是用工緊張、用工不穩定的重要原因。
  義烏市就業服務管理局副局長吳祖軍説,“80後”、“90後”年輕人的心態較為浮躁,剛開始核心技術學不到,最基礎的苦活累活又不願意幹,加上公司規章制度嚴格點,就嫌“不自由”,一年換四五份工作的人都有。

  企業和員工都須轉型

  一些受訪者建議,政府應堅定增加對實體經濟的投資、加強對流動人口的服務,企業應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和人文關懷,員工也應該在經濟格局的調整中,增強知識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在企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
  “‘民工荒’最重要不是數量之荒,是質量之荒”,王新寶説,紹興近年來隨着實體經濟呈現良性擴張,製造業企業紛紛擴大投資規模、增加産能,實際上用工人數還是相應緊缺。但資質越好的企業,用工情況也越好。因此需要堅定信心投實業,進一步加強對流動人口的服務。
  紹興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局副局長朱永潮説,隨着國家提倡進一步發展服務業,大量二産製造業員工流向三産服務業。我們有必要提前預警,注意引導勞動力的合理分流,避免一大批新生代農民工因為“高不成、低不就”而大規模待業。
  “對於企業來説,要加強對員工的技能培訓,暢通上升渠道,給予人文關懷。對於員工來説,也應該戒驕戒躁,勤加學習,和企業共同成長。”熊初珍説。
  業內人士還指出,在中小企業生存狀況尚待“轉暖”的當下,切實減免企業負擔,仍然是緩解用工矛盾的重要一環。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武荊高速承諾:優先支付農民工工資 2012-01-30
我們關注改名,農民工關注欠薪 2012-01-20
北京:150萬農民工將納入社保 2012-01-20
轉型路口的農民工(刪) 2012-01-17
轉型路口的農民工:有技術不怕沒飯碗 2012-01-16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