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排風暴再度掀起,水泥企業將迎來新的考驗。
據本報記者了解,水泥行業新的排放標準正在醞釀。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目前環保部正在研究水泥行業新的氮氧化物排放標準,研究中的方案包括300毫克/標準立方米和400毫克/標準立方米兩個方案。而據了解,目前國內新型幹法水泥窯的氮氧化物排放標準普遍在800毫克/標準立方米。新標準一旦確定,也將意味着“史上最嚴厲氮氧化物排放標準”&&。
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相關人士認為,此次廢氣排放標準的提高,將大大提高每噸水泥成本,這在水泥市場處於買方市場的區域,很有可能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上述人士認為,伴隨水泥企業成本的上升,行業集中度也將得到加強,新標準的&&必將使部分中小企業迫於設備和運行成本壓力,主動尋求並購。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水泥行業集中度普遍較低,2010年,我國前十家水泥企業生産集中度為25%,而國際平均水平為45%。“十二五”規劃指出,到2015年我國水泥企業生産集中度將達到35%。
最嚴厲標準
據相關媒體報道,近日,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在海螺集團調研時稱,“十二五”時期,水泥行業是減排氮氧化物的重點行業,全國每年新增水泥産量佔世界新增産量80%以上,2011年水泥産量將突破20億噸,氮氧化物排放量成為排在電力之後的第二大行業。
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環保部提出的想法是將氮氧化物排放標準降低到300毫克/標準立方米或400毫克/標準立方米。
2010年11月25日,工信部印發了關於水泥工業節能減排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具體的量化目標:到“十二五”末,氮氧化物在2009年基礎上降低25%,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進一步下降。據統計,2010年全國氮氧化物排放量2273.6萬噸,主要集中在火電、水泥和機動車行業。
資料顯示,目前歐盟方面對於已建成的水泥企業實施800毫克/標準立方米,而對於新建、改建和擴建的企業實施500毫克/標準立方米。而中國若新標準&&,即便按400毫克/標準立方米的標準實施,也堪稱史上最嚴厲標準。新標準一旦認定,水泥企業將首當其衝,盈利空間必將受到影響。
成本大考
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孔祥忠&&,設備改造將使水泥生産成本每噸增加20元左右,按2011年全國水泥産量20億噸計算,合計增加成本將達到400億元。而目前國內幾乎所有水泥企業皆不符合標準,都面臨設備改造問題。
中材集團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對國內日産5000噸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産線而言,僅因脫硝而上的設備成本將達到400萬,日産2500噸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産線,也將增加270萬-290萬的成本。
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相關人士認為,目前,國內每噸水泥的生産成本約180元-250元,新的氮氧化物排放標準修訂後,加上水泥脫硝設備投入,每噸水泥成本將增加20元-40元。
面對如此高的成本,中國水泥協會相關人士&&,目前國家層面暫沒有政策補貼計劃。但各省市補貼情況各有差別,據本報記者了解,浙江、河南兩省將對企業在脫硝設備方面所投入資金給予50%的補貼,但只限設備補貼,不包括運行費用。
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新標準的醞釀&&對水泥廠的成本會造成一定壓力,主要體現在設備和運行成本上。但對企業利潤是否會造成影響還要看市場情況,在黑龍江、新疆、甘肅等地,目前水泥市場還處於賣方市場,增加的成本最後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而在華北、中南、東南、西南等産能相對過剩地區,水泥企業壓力會相對更大一些。
同時,上述人士認為,新標準&&後,對水泥行業兼併重組也會起到推動作用,目前建材工業面臨産能過剩、部分區域市場競爭無序的局面,在水泥産能過剩的區域,該標準很有可能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有中小企業迫於設備和運行成本壓力將被淘汰,轉而主動尋求並購,從而提高行業集中度和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