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成全球第四大奢侈品牌 2000元白酒成本40元
2012-01-18   作者:記者 劉林鵬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茅&和五糧液前不久登上胡潤奢侈品榜,然而,它們收穫的除了掌聲還有質疑,甚至有人大代表建議公款消費禁喝茅&。
  在茅&入奢,53度飛天茅&零售價突破2000元之際,有網友稱根據其半年報推算出其成本只有40元,儘管該數據有待求證,但仍讓許多“茅&控”大跌眼鏡。這中間鉅額的利潤去向了何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市場調查發現,53度飛天茅&零售價可謂是亂花漸欲迷人眼。在成都,這款茅&酒的零售價差最多達千元以上,市場上最高已經突破了2100元/瓶。茅&得以上榜奢侈品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其售價高昂,客戶群體特殊,然而,高達2000元的售價超出了53度飛天茅&出廠價一倍還多。這巨大的差價落入了誰的口袋?
  資深白酒營銷專家舒國華1月16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目前茅&入奢弊大於利。茅&的零售價格亂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茅&對零售渠道的控制力欠佳。目前,53度飛天茅&的出廠價每瓶619元,而市場上的零售價在2000元左右,有超過1000元的利潤進入了渠道商的腰包。
  對此,記者試圖採訪多位茅&的渠道商了解詳情,他們均對此不願多談。
  昨日 (1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茅&董秘樊寧屏,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而1月16日上午,記者致電貴州茅&集團宣傳部部長葉遠鳴,他説“現在在開會,無法回答您的問題。”

  茅&入奢利弊

  近日,胡潤發布的“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中,茅&、五糧液與路易威登、愛馬仕、寶馬等知名品牌,同時出現在“2012胡潤全球十大最值錢的奢侈品牌排名”榜上。這是中國本土品牌首次登上胡潤“奢侈品榜”。
  有報道顯示,此次排行榜上,茅&以120億美元的品牌價值成為全球第四值錢的奢侈品牌,前三位分別是205億美元的路易威登、145億美元的愛馬仕和130億美元的寶馬,就同類商品而言,茅&品牌價值在酒水領域中排名首位,品牌價值超過了軒尼詩、酩悅香檳和人頭馬,五糧液也以70億美元排在第七位。與此同時,茅&還在“十大最受富豪青睞的送禮品牌”榜單上位列第五。
  “茅&能夠躍升為奢侈品牌,與其産品本身的特點和市場狀況密不可分。”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一方面,白酒製作工藝較為複雜,且産量有限,加上中國傳統宴請文化的影響,導致白酒儼然成為一種身份、品味、地位的象徵,而這正是奢侈品所具有的典型特徵;另一方面,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而供給有限,這使其市場熱度不斷攀升,價格也隨之上漲,進入奢侈品行列。
  為何茅&能入奢?胡潤向媒體公開&&,在同類産品中,茅&賣價最高,而且消費茅&的人有局限性,普通人喝不起,另外,茅&的稀缺性等也具備了奢侈品的屬性。
  不過也有觀點並不看好茅&入奢。“目前,茅&入奢是弊大於利。”舒國華&&,目前,就有人大代表已經建議在公款消費中明確禁止喝茅&。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亦認同舒國華的觀點。周思然稱,茅&登上奢侈品榜單,與茅&宣稱的大眾消費品已經格格不入,導致普通消費者再次疏遠了該品牌,不利於茅&系列酒的發展。同時,在國家加強遏制腐敗、縮減政府開支的環境下,奢侈品身份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在國務院法制辦公布的 《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中,明確要求政府各部門“不得採購奢侈品”。

  誰在坐享鉅額差價?

  不斷飆升的價格是茅&戴上奢侈帽子的重要推手。在成都市總府路某大型超市高端白酒櫃&前,前來選購白酒的人們絡繹不絕,53度飛天茅&零售價格已經躍升至2180元/瓶。
  “價格高得也太離譜了,不是我們這些工薪階層能消費得起的。”前來選購白酒的王先生只能望酒興嘆。
  “53度飛天茅&的出廠價每瓶619元嗎?你們的零售價也太高了吧?”記者問道,一位茅&銷售員&&,超市的進價遠高於此,但她拒接透露進貨渠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成都多家酒類連鎖超市發現,53度飛天茅&的零售價格大多數都接近2000元/瓶。
  53度飛天茅&的成本到底有多高?誰在分享這其中的鉅額利潤?
  引人關注的是,在茅&入奢,53度飛天茅&零售價突破2000元之際,有網友稱根據其半年報推算出其成本只有40元,讓許多“茅&控”大跌眼鏡。《揚子晚報》根據貴州茅&2011年中報公布的數據測算出,每一瓶營業成本,確實僅約為40元。不過,亦有專家指出這種測算方法不一定準確。
  “目前,53度飛天茅&的出廠價每瓶619元,而市場上的零售價在2000元左右,有超過1000元的利潤進入了渠道商的腰包。”舒國華稱,白酒的營銷模式導致了層層加價的現象,渠道商成為茅&價格飛漲的重要推手。
  據了解,白酒企業大部分都分4級代理模式,即全國總代、省代、市代到終端零售。在出廠價的基礎上,每層代理都會抽取10%甚至更多的利潤。
  “茅&面臨兩難困境。”舒國華分析稱,如果再提價,可能進一步推高終端價格,這樣不僅成為眾矢之的,也會面臨消費者流失、成長性被透支的困境;不提價,大量的利潤留給經銷商,對上市公司股東不好交代。
  舒國華稱,茅&面臨的真正問題是對終端的掌控欠佳。
  記者試圖採訪多位茅&的渠道商了解詳情,他們均對此不願多談。
  今年1月份,中銀國際發布的一份研報稱,預計2012年茅&直營店數量將顯著增加,優先覆蓋省會城市。自營店的普及有利於標準化形象展示,有利於提高價格透明度,有利於調控市場價格和穩定市場價格預期,有利於高端酒市場穩健發展。

  茅&也怕巷子深?

  酒香也怕巷子深?公開報道顯示,茅&豪擲4億多元問鼎2012年央視廣告“標王”。風頭正勁,“不愁賣的茅&”為何勢奪標王?
  對此,簡愛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茅&産品的品牌附加值高,而保持這種品牌附加值仍然需要不斷的廣告營銷作為推動,這不僅能夠彰顯企業實力,傳達企業擁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市場信號,達到吸引投資者注資的目的,而且通過廣告營銷保持原有的品牌地位,同時不斷提升其附加值,成為名副其實的奢侈品。
  “茅&的老大的地位並不是非常穩固。”舒國華&&,五糧液和近來強勢崛起的洋河都對茅&的地位構成了一定的衝擊。茅&想必已深刻意識到這一點,此次奪下“標王”,希望能借助主流媒體的傳播使其品牌保鮮,鞏固其行業“老大”地位。
  2011年三季報白酒上市公司的業績公告顯示,今年1~9月,五糧液和茅&分別以156.49億元和136.42億元的營業收入居於上市公司業績前兩位。從營業收入來看,目前五糧液已經超越茅&。而洋河則是緊追其後實現營業收入93.28億元,同比增長74.6%,其凈利潤增長92.4%至30.31億元,居於上市公司的第三位;瀘州老窖排名第四,今年1~9月,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56.28億元和21.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9.48%和30%。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貴州茅&:業績預增逾65% 2012-01-18
茅&出廠價上浮酒類挂鉤産品收益 2011-12-29
茅&經銷商捏造漲價信息被罰50萬 2011-12-26
貴州茅&建茅&王子酒等項目 2011-12-09
“國酒茅&”與尋常百姓漸行漸遠 2011-12-02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劉遠舉:抽籤或可解決春運售票難題[思想]高連奎:福利國家經濟反而更高效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