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突破産能過剩難題實現轉型需多方助力
2012-01-17   作者:項開來 王凡凡  來源:新華08網
分享到:
【字號

  2012年12月15日開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2012年,中小企業發展遭遇産能相對過剩的考驗,“增産不增效”成為共性難題。明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小企業無疑迎來新一輪發展良機,但如何從“産能型”過渡到“質量型”,真正突破産能過剩難題、實現轉型升級,既需要各級政府給予中小企業更多的幫扶和引導,也需要企業本身對傳統的發展路徑進行反思和調整。

  ——增産不增效凸現傳統增長模式危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當前“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産能相對過剩的矛盾有所加劇”,在2012年,産能過剩問題比以往更嚴重困擾中小企業。
  今年以來,在製造業發達的福建閩南地區,竟出現了工廠“不忙生産忙租房”的反常現象。受訂單萎縮、利潤下滑等因素影響,企業試圖通過出租廠房減損止虧。在感慨利潤下滑無錢可掙時,不少企業主都對一般製造業的産能過剩問題&&擔憂。記者走訪的企業主們普遍&&,“成本在增長,産能在增加,價格在死拼,利潤也就自然沒有了”。
  將部分廠房出租了的廈門信聯印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説,“現在企業最缺的是利潤,沒有利潤,工人招不起,銀行錢借不起,土地用不了。”廈門一家年銷售額八千萬的膠帶廠,全年下來利潤僅在百萬左右,不得已將半數廠房租出。
  體育基地晉江的現實,生動反映了中小企業“産能型”發展的窘境。晉江是全球最大的運動鞋生産基地,一批體育品牌通過品牌運作和改制上市,幾年來持續保持高速發展。但今年來,以往的狂飆突進不再,大量的庫存成為企業最頭痛的難題,市場整體並不樂觀。
  匹克今年前三季度在國內關店超千家,而在日前剛結束的明年二季度訂貨會上,匹克訂單總額下滑20%至30%。縱觀晉江體育品牌,根據上市公司半年報,在營業額方面,安踏雖然仍然以39.3億元領跑,但同比卻下降了11.6%。緊隨其後的李寧、三六一度、匹克的營業額也都有着不同幅度的下降。這與前些年這些體育品牌四處擴張開店,動輒提“萬店目標”形成了鮮明對比。

  ——中小企業轉型要走“專特精”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文溥&&,勞動密集型産業在沿海發展已有30年左右,一般製造業的産能過剩現在是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在當前國外市場需求趨冷,國內需求市場增長有限的情況下,製造業“以量取勝”的發展路徑很難再走下去。
  生産日用紙品的恒安集團,堪稱福建製造業的“領頭羊”,目前年銷售額已近200億元。恒安集團CEO許連捷&&,面對當下的市場環境,企業必須從自身下手做出變革。許連捷説,大企業和中小企業是生態關係,大企業離不開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的出路是做精做專做特,只有這樣才能永遠立於不敗。政府扶持,不能一味盯着“大”,而要瞄準“專特精”,促進形成良性的企業生態關係。
  過去一向鼓勵企業做品牌、做龍頭的晉江市,今年來加大了推動企業間的協作的力度。晉江市委書記陳榮法&&,“全國的運動鞋市場,十個品牌那就了不得。”政府通過宣傳引導,讓品牌企業和中小企業産能對接,讓一些企業成為品牌企業的協作供應商,而不是一味的“做大”。上半年就篩選了73家有意轉型代工的中小企業和10家有意向本地企業派單的品牌企業,組織進行産能對接。

  ——向中小企業開放新投資領域

  有專家&&,當前中小企業産能嚴重過剩的背後,是民間投資環境仍不夠寬鬆。傳統製造業累積的資本,必須要向其他産業轉移,這有待於國家整體投資環境的進一步優化,更多地向民間資本開放新投資領域。
  今年以來,中央各有關部門陸續&&了42項“新36條”的實施細則,鐵路、市政、能源、電信、金融、衞生、教育、出版等領域加快向民間資本開放,對於打破壟斷行業的“玻璃門”“彈簧門”,創造公平規範的市場環境,激發民間資本的創富活動,穩定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對此,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認為,要真正落實這些好政策,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當前最主要的工作:一是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及時清理與“實施細則”相抵觸的規定,切實減少行政審批,破除阻礙民間資本進入的壁壘,從體制和制度上保障民間資本敢投、會投;二是要制定配套政策,對原先壟斷的領域除放寬市場准入外,要在財稅金融等方面給予支持,激勵和引導民間投資;三是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應結合實際情況,對“新360條”實施細則更加具體化,如在某些産業領域民間資本如何進入,經營權和收益如何分配等問題做出具體的規定,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還應搭建投資平台,如發布投資信息,組織投資洽談,推出好的投資項目,吸引民資進入更多的領域。
  據了解,福建省不久前就推出了涉及農業、交通、戰略性新興産業等領域的474個項目,面向民間資本招商。其中,交通基礎設施類項目招商投資額最大,達到了1673億元,且首次推出了城際鐵路、機場和港口作業區整體開發項目。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行業産能過剩成本倒挂 九成國內多晶硅企業停産 2012-12-12
“廣貨”産能過剩格局顯現 部分行業庫存壓力劇增 2012-12-09
深化金融改革破解産能過剩迷局 2012-12-04
全球鋼鐵行業面臨産能過剩問題 2012-11-29
産能過剩催生真正市場競爭 2012-11-1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