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否認旗下藥企污染 稱將盡快公布調查結果
2012-01-17   作者: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近日多家媒體爆出,聯想旗下藥企石藥集團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的制藥基地污染。
  1月16日,《證券日報》記者&&到聯想相關負責人,他&&:“我們跟石藥集團已經溝通過此事,石藥集團給我們的反饋是各項指標都是達標的,但為什麼還會有這樣的言論,我們目前還在做進一步的調查,調查結果出來我們會盡快對外公布。”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藥企生産排放的標準主要是《制藥行業水污染排放標準》,此標準於2008年1月起開始正式實施,《標準》給企業污水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標準》的內容,制藥企業水污染排放標準未達標可被停産。 ”

  放任之説是否成立?

  2011年中,陸續有托克托縣伍什家村居民在網絡上發文稱:石藥集團中潤制藥(內蒙古)有限公司(簡稱石藥中潤)偷排污水,威脅居民生活。
  據報道稱,在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的官地營村,從前村裏喝水要從外面拉,如今壓水井倒是能抽出水來,但抽出的水卻只能用不能喝,人畜喝了,都會病倒。近幾年,村裏出現了多起甲亢病例。除了水的問題,空氣裏還瀰漫着一種刺鼻的氣味;每當夏天,一種似蠅非蠅、似蚊非蚊的飛蟲成群亂飛,人們外出甚至要頭套塑料袋。村民認為,這一切都跟&&之外的托克托工業園區向村子附近的水塘所排放的污水有關。
  根據資料顯示,石藥集團旗下中國制藥集團有限公司(01093.HK,下稱“中國制藥”)的全資子公司石藥集團中潤制藥(內蒙古)有限公司(下稱“石藥中潤”)即位於托克托工業園區。而據中國制藥2010年年報,其第一大股東鼎大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鼎大”)擁有其51.04%的股份,而鼎大實質上是聯想控股旗下的一家特殊目的公司,聯想通過協議,實際擁有中國制藥權益。
  2011年歲末,伴隨着各項經營數據的&&,權威報道分析稱,我國大型醫藥企業利潤出現滑坡。抗生素限用、基本藥物最低價中標、藥品政策性降價等宏觀調控的深入推行,使2011年成為多數制藥企業的“寒冬”然而石藥集團卻位居國內醫藥行業業績前茅。
  根據資料顯示,2011年,全集團實現不含稅銷售收入144億元,同比增長11.5%;工業總産值實現120億元;利潤、利稅分別預計實現7.7億元和10億元;上繳各類稅金7.5億元;直接出口創匯達到5.5億美元,繼續位居國內醫藥行業最前列。
  然而也因為此,石藥集團被指放任排污情況而獲得價格大戰勝利。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接受記者採訪&&:“我國是抗生素使用大國,近些年我國大力提倡抗生素限用,再加上基本藥物最低價中標以及藥品降價等政策的影響,國內整個抗生素行業並不景氣,在這種大環境下石藥集團的産品一直處於行業低價。”

  行業治污狀況堪憂

  據悉,石藥中潤辦公室人員曾對媒體&&,他們的污染處理在行業內已經名列前茅了。而此舉恰恰反映了行業治污水平的極度堪憂。
  通過記者查閱資料顯示,在多年的博弈過程中,石藥中潤分別在2005年、2006年、2009年、2011年因排污問題引發社會關注,多次被內蒙古環保廳、呼市環保局點名要求整改或罰款,並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全區重點監控”排名第一位的企業,但多年仍未改善。
  據了解,石藥中潤所排放的污水主要形成於生産抗生素原料的過程。工業園區副主任肖文偉&&,石藥中潤的青霉素生産線污水排放量確實很大,而且,“到現在為止,石藥中潤都處理不了所産生的污水”。一名制藥行業工程師分析,青霉素本身不是污染源,但生産過程中發酵産生的菌絲體,如果不加處理,放任在空氣中氧化,就會成為嚴重的污染源。此外,萃取青霉素,需要使用乙醇、丙酮、丁酯、丁醇等溶媒,這些溶媒若未經適當處理而殘留在污水中,則也對人體有害。
  郭凡禮&&:“實際上國內藥企對於環保方面的意識普遍缺失,這導致企業在治污方面普遍做的較差,同時,國內對企業治污方面的監管不嚴,助長了企業污染的風氣,另一方面,企業要治污需要花費鉅額資金,而目前國內絕大部分企業為中小企業,無法負擔治污的高額成本,因此整個行業的治污情況堪憂。 ”
  近年來,制藥行業,尤其是原料藥生産企業的污染事件頻頻被曝光。
  儘管我國已有環境保護法,針對制藥企業,新的《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也於2008年1月1日開始執行,但各地對這些法律和法規的執行,卻松緊有別。
  業內知情人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稱:“雖然我國從2008年就開始實施《制藥行業水污染排放標準》,但是執法不嚴的情況卻時時發生。一方面,國內大多數制藥企業根本無法達到水污染排放標準,而這與醫藥行業的結構有關,中小企業居多,無法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環保建設;另一方面,一些大型藥企往往是當地的納稅大戶,因此當地政府多采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聯想旗下藥企被曝放任污染 2012-01-16
聯想入股奶粉企業被指假洋品牌 2012-01-10
聯想入股奶粉企業被指假洋品牌 借道海外産品成潮 2012-01-10
聯想十年國際路 2012-01-04
《再聯想》簡介 2012-01-04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劉遠舉:抽籤或可解決春運售票難題[思想]高連奎:福利國家經濟反而更高效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